-
朱元璋如何进行“软治理”
-
作者:毛佩琦
来源:甘肃日报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刑乱国,用重典,是明太祖朱元璋具有代表性的符号。然而,朱元璋并非只依靠刑罚,相反,他特别重视教化,强调风俗道德的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整治。他说:“治道必先于教化,民俗之善恶,即教化之得失也。”如果不把教化这个根本抓住,致使“风凌俗替”“民不知趋善,流俗为恶,国家于长治久安,不可得也”。把教化民众放在第一
-
朱元璋治理乡村社会的理念与措施
-
作者:陈梧桐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民为本 朱元璋 治理 贫富关系 乡村社会 锄强扶弱
-
描述: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面对广大农村经济残破、吏治腐败、豪强横行、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安民为本"和"锄强扶弱"的主张,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重建基层组织,稳定乡村秩序;休养生息,恢复与发展生产;普施教化,明礼导民;定律绳顽,严惩贪官污吏与豪强劣绅。这些措施有效地协调了农村的贫富关系,缓和阶级矛盾,收到由乱至治的效果,促成明前期盛世的出现。
-
试述朱元璋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治理
-
作者:徐晓庄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明史》 少数民族地区 文化教育 朱元璋 西南少数民族 西南民族地区 土司制度 西南地区 文化差异
-
描述:朱元璋在管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朱元璋的乡治理想与洪武年间的乡政
-
作者:余兴安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8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武年间 基层社会 乡治 朱元璋 体现出 封建统治者 乡政 封建皇帝 粗线条 代表性
-
描述:如何对广袤的乡村进行统治,这是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不敢忽视的问题,明初,朱元璋对此曾作过认真的思考并在其施政中体现出来。本文试图就此问题作一粗线条的描述,藉以说明这位颇具代表性的封建皇帝究竟想在他统治的基层社会建立一种怎样的“秩序”,以及这一“秩序”的特色、影响和其本身的命运。
-
陈事美专栏:朱元璋的对策
-
作者:陈事美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陈事美专栏布衣看官某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三五人正赶路疾行。突然,从路边小树林里蹿出几个彪形大汉,不由分说将赶路者一顿毒打,然后将众人绑缚起来押上车……这场景分明就像是半夜打劫的,但他们不劫财不劫色。这一幕就发生在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在开州,也就是今天重庆开县这个地方,有个地方官郭惟一很任性。虽
-
明初朱元璋的游民治理与社会控制
-
作者:高金霞 刘涛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初 朱元璋 游民 社会控制 治理政策
-
描述:,使民各守其业、各安本分,朱元璋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治理游民。对朱元璋游民治理政策的分析,不仅有利于了解朱元璋的社会治理思想,而且对深入探讨其与吏治的关系亦大有裨益。
-
古代的“公费旅游”治理:朱元璋赐死驸马欧阳伦
-
作者:刘亮
来源:人民文摘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公费旅游 免费供应 所需物资 政府负担 赐死 胡宗宪 接待制度 乘驿 欧阳伦 明朝政府
-
描述:如今,官员"公费旅游"现象屡见不鲜。这有治理方法的问题,更有治理力度的问题。那么,中国古代,政府是如何治理这个"老大难"问题的呢?古代交通极不发达,各地人员往来极为不便,因此自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就
-
朱元璋治理思想与明代廉政法律机制
-
作者:白淑萍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治理 明代 廉政 法律机制
-
描述:明初,在朱元璋治理思想领导下,政治局面出现了很大好转。一方面采用严刑峻法,打击腐败,另一方面推行克勤克俭的政策,任用廉吏、能吏,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并且建立系统性的廉政法律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局面。
-
朱元璋治理思想与明代廉政法律机制
-
作者:白淑萍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治理 明代 廉政 法律机制
-
描述:明初,在朱元璋治理思想领导下,政治局面出现了很大好转。一方面采用严刑峻法,打击腐败,另一方面推行克勤克俭的政策,任用廉吏、能吏,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并且建立系统性的廉政法律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局面。
-
试述朱元璋的民族政策及对民族地区的治理
-
作者:徐晓庄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是由其民族观决定的。在逐出蒙古和降服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过程中,朱元璋从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立场出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观:首先稳定“内华夏外夷狄”格局,通过“因俗而治”、“用夏变夷”,最终达到“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