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5)
按年份分组
1996(2)
1991(1)
1988(1)
1981(1)
按来源分组
社会科学杂志(1)
齐鲁学刊(1)
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
理论探讨(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相关关键词(TOPN)
朱元璋废丞相述论
作者:赵毅 罗冬阳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科给事中  朱元璋  汪广洋  胡惟庸  中书省  右丞相  大都督府  通政司  御史台  丞相制 
描述:本文基于对朱元璋废丞相这一历史事实的综合辨析,并稽核史界的有关认识,考察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几个重要问题。认为,朱元璋废丞相虽具有随机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而更为根本的,它是封建政治制度演进的逻辑必然。君主行为之能动性,限废计划之周密性,即其表征。
朱元璋的君臣吏民观
作者:刘秀生  来源:理论探讨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君臣  吏员  朱元璋  胡惟庸  中书省  吏民  衙门  御史台  君主专制制度 
描述:古之帝王,临御万民,富有四海,为天下主,统治百姓,是其核心。洪武九年,朱元璋在总结了以往的治民经验时明确提出了君臣吏三者关系的观点:“自古天下之治乱,在于君臣能不能驭耳,君能驭臣以礼法,臣能驭吏以体上,故治由此始。若君不能
朱元璋废丞相述论
作者:赵毅 罗冬阳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科给事中  朱元璋  汪广洋  胡惟庸  中书省  右丞相  大都督府  通政司  御史台  丞相制 
描述:本文基于对朱元璋废丞相这一历史事实的综合辨析,并稽核史界的有关认识,考察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几个重要问题。认为,朱元璋废丞相虽具有随机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而更为根本的,它是封建政治制度演进的逻辑必然。君主行为之能动性,限废计划之周密性,即其表征。
评朱元璋反对贪官污吏的斗争
作者:杨善群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政治  整顿吏治  朱元璋  赃罪  监察御史  州县  贪官污吏  御史台  斗争 
描述:明初朱元璋建国以后,曾大张旗鼓地开展反对贪官污吏的斗争。它的声势之大,影响之深,为历史上所仅见。认识这次斗争的动因、目的,分析这次斗争的成绩和缺点,总结它的经验教训,在今天来说,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一这场大规模的反贪官斗争的起因,应该追溯到元朝末年政治的腐败。《明太祖实录》中曾简要地叙述当时的官吏情况说:“仕进者多赂遗权要,邀买名爵。下至州县薄书小吏,非财赂亦莫得而进。及到临事,彻(?)政(?)狱,大为民害。”朱元璋早年在民间流浪,历尽艰辛。他当然目睹贪官污吏的奸恶,肆虐百姓,并亲受其害,因而形成了他嫉恶如
朱元璋治吏禁贪析
作者:徐公良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吏治  农民起义  中央政府  官吏  明王朝  系列改革  御史台  政治腐败  官职 
描述:出身寒微的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以后,鉴于元朝中央政府的政令不行,地方官吏的专横跋扈,政治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纪律荡弛,民不聊生,以致激起农民起义,使国家走向覆亡的教训,为了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除了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之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制度改革和治吏禁贪措施。这些改革和措施虽然不尽完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