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3)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5(1)
2011(1)
按来源分组
政府法制(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法制博览(1)
相关搜索词
相关关键词(TOPN)
朱元璋的隐私揭露战
作者:程万军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私  朱元璋  杀手  古代中国  现代词汇  窥视 
描述:隐私是个现代词汇,在古代中国几乎不存在保护的基础。在民间,“揭短”是吵架战中的“杀手锏”,始作俑者,则在官方的泛“窥视”化。
朱元璋实行海禁政策原因新论
作者:杨思伟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皇明祖训  海洋政策  濠州  皇觉寺  海禁政策  底层人民  海外贸易  郭子兴  古代中国  宋元时期 
描述:宋元时期,政府实行积极开放的海洋政策,使中国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明朝建国,却一反常态厉行海禁,使中国逐渐处于与世隔绝和落后挨打的境地。朱元璋实行的海禁政策是古代中国海洋政策的转折点,它的实施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由开放走向限制。关于海禁政策的原因,以往的研究更侧重于政治和经济层面,鲜有心理探究。其实,朱元璋曲折的人生经历、深厚的农民情结以及复杂自卑的心理都影响了
朱元璋借城隍庙反腐
作者:李晓巧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商业功能  朱元璋  道德教化功能  城隍庙  反腐  古代中国  明清时期  文化体系 
描述:古代中国,有着多神崇拜的文化体系,而祭祀城隍的历史久远,逐渐形成了城隍庙的祭祀和商业功能。到了明清时期,城隍庙更是备受青睐,统治者扩展了其道德教化功能,使之兼具了醒世警世的功能。孔子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青。”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贪腐之人,无敬畏之心,故胆大妄为。在道德教化上,明清统治者恰恰利用了敬畏之心,突显了城隍庙的反腐戒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