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7)
按年份分组
2016(2)
2015(4)
2001(1)
按来源分组
书屋(1)
芳草(经典阅读)(1)
北京档案(1)
百姓生活(1)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1)
快乐语文(1)
文史天地(1)
朱元璋与《诏天下养老之政》
作者:本刊辑部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官平  整顿吏治  体弱者  出身贫寒 
描述:洪武十九年(1386年),朱元璋钦定《诏天下养老之政》,规定凡是80岁以上贫苦无产业者,只要为人正派,乡里称善,即月给米5斗、肉5斤;老年人见多识广,有的德高望重,各府州县衙,可选聘老者协助整顿吏治,"凡见官有为民患者,可上公堂直谏,三谏不悛者,可至京都禀报朝廷";凡年老体弱者,"年80
朱元璋和过去的小伙伴
作者:暂无 来源:快乐语文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庐州府  根带  出身贫寒  根卡  小伙伴  真命天子 
描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少年时就放牛,给地主家打工,甚至一度还为了果腹而出家为僧。但朱元璋胸有大志,并最终成就了一代霸业。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有一天,他儿时的一位穷伙伴来京求见。朱元璋很想见见老朋友,可又怕他讲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来。犹豫再三,他还是让人传了朋友进来。那人一进大殿,便行大礼下拜,高呼万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
朱元璋的群众反腐运动缘何失败
作者:王厚明  来源: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身贫寒  上草  中国历史  继任者  布政  治吏  本境  吏胥  下诏  历史局限性 
描述:朱元璋由于出身贫寒,痛恨贪官污吏,在执政后采取了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措施来惩贪,特别针对贪官制定了凌迟、枭首、阉割、诛族等酷刑。此外,还有骇人听闻的“剥皮实草”,就是把贪官的皮剥下,里面填上草,并放在贪官继任者的衙门座位旁边,目的就是为了警示继任者。然而贪腐现象仍旧屡禁不止,朱
朱元璋的家训
作者:汤园林  来源:百姓生活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皇明祖训  可怜天下父母心  宴中  出身贫寒  出行需要  玉牒  监官  瞎折腾  香盒  大明王朝 
描述:朱元璋出身贫寒,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后来从军,从一个小兵慢慢熬成首领,经历了许多磨难,才最终建立明朝,成为高高在上的皇帝。和天下所有父母一样,朱元璋也希望子孙能够坐稳他打下的江山,永远过好日子。但子孙生长在皇宫之中,从小受尽尊崇,不知人情世故,很可能被
朱元璋的惩贪秘籍
作者:冯喆  来源:北京档案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整顿吏治  明初  出身贫寒  明律集解附例  巡按御史  皮场庙  洪武朝  重典  曾经辉煌  明大诰 
描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生于元朝末年,其出身贫寒,幼年曾为地主放牛,饱受欺凌。17岁时,失去了父母和兄长,以乞讨为生。他对贫民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他深知,曾经辉煌一时的元朝之所以那么快土崩瓦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吏普遍贪污腐化。因此,在明朝建立之初,面对经济凋敝、百废待举的境况,朱元璋以铁腕惩治贪腐,整顿吏治。严刑峻法惩治贪腐朱元璋非常重视法律的制定与完善,本着“刑乱国用重典”的指导思想,亲自主持制定了《大明律集解附例》
朱元璋一家的奇葩姓名
作者:暂无 来源:芳草(经典阅读)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身贫寒  德碑  底层人民  世祖  朱重八  郎瑛  朱十一  朱仲  七修类稿  识字率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有多贫寒?看看他家人的名字就知道。明朝人郎瑛的《七修类稿》收集了一篇明太祖即位后御撰的《朱氏世德碑》,碑文回忆了自己家的谱系,并详细记录了朱家祖上的名字。详细碑文就不录了,只说从碑文当中捋出的他家人特色鲜明的名字:朱元璋的五世祖叫朱仲八,娶妇陈氏,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叫朱六二,老二叫朱十一,老三叫朱百六。四世祖朱百六娶胡氏,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朱四五,老二叫朱四九。朱四九娶了侯氏,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制度不是万能的——杂谈朱元璋反腐败和明朝的监察制度
作者:赵刚  来源:书屋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武年间  监察官  朱厚照  出身贫寒  中国历史  万不可  六部尚书  监察制度  给事中  内阁首辅 
描述:谈到中国历史上惩贪官,反腐败最厉害的皇帝,恐怕要属明太祖朱元璋了。这位出身贫寒,讨过饭放过牛,当过游方和尚,从—个马弁干起,最后得了天下的皇帝,对世间人情世故的了解,比起一般人来要透彻深刻得多。登基执掌天下以后,他多次告诫属下:“天下新定,百姓财力困乏,犹如刚会飞的鸟,刚栽上的树,万不可拔羽毛,动树根。只有廉吏才能严格约束自己,爱护百姓。贪吏则必然肥己害民,请你们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