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黑白朱元璋
作者:梅桑瑜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心  元朝  朱元璋  灭亡 
描述:从社会最底层爬上权力顶峰的朱元璋,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反之,失人心者就要失天下,元朝的灭亡,便是借鉴。因此他坐上龙椅之后,便诏谕各级政府:“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
朱元璋灭元秘诀:明朝是如何取代元朝
作者:东南一萧  来源:当代人·下半月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明朝  朱元璋  灭亡 
描述:说起朱元璋灭亡元朝而建立明朝,似乎元朝全是朱元璋打下来的。 其实并非如此。在同时代的起义军里,朱元璋消灭的元朝军队是最少的。元朝虽然被明朝取代,但它并非亡于朱元璋,而是1360年代,南北双方同时同根
朱元璋与“诡谲秀才”
作者:相云  来源:读读写写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秀才  称帝  朱元璋  割据  读书人  军阀 
描述:元朝末年有个叫吴彻的读书人.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善于写诗,并且深通兵法。他的家境十分贫寒.但为人却很有气节。当时天下大乱.他被割据一方的军阀陈友谅所得。陈友谅很敬佩和信任他。把他当作心腹看待。后来陈友谅称帝,多次提出要封吴彻做高官,吴彻都坚辞不受。说:“我只愿给您当个参议。”陈友谅尊称他为先生。
黑白朱元璋
作者:梅桑榆  来源:杂文选刊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最底层  朱元璋  史学家  权力  中国历史  皇帝  百姓  贪官污吏  剧作家 
描述:从社会最底层爬上权力顶峰的朱元璋,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反之,失人心者就要失天下,元朝的灭亡,便是镜鉴。因此他坐上龙椅之后,便诏谕各级政府:“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
朱元璋为何删《孟子》
作者:张宏杰  来源:中外文摘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朱元璋  农民起义  天命观  孔子  皇帝  孟子  起义者  恒产  孔庙 
描述:“罢 孟” 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坐在便殿读《孟子》。 和所有皇帝一样,朱元璋也提倡孔盂之道,但是说实话,由于军政繁杂,对于《论语》、《孟子》这些经典,他并没有系统研读。如今天下已定,他也有兴致来阅读一下原典。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那意思是说,这老头要是活到今天,还活得了吗? 原来朱元璋读到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说,与老百姓和国家相比,国君最不重要。“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
给朱元璋戴高帽
作者:伍后正  来源:可乐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道  元朝  姓名  朱元璋  和尚  江南  时称  般若  陈友谅  文汇报 
描述:元朝末年,朱元璋打败陈友谅,进驻太平道,一天偶然动兴,带随从来到般若寺。寺僧向他请教姓名,朱元璋不屑作答,只执笔在壁上题诗一首: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面, 妄自哓哓问姓名
朱元璋:“进德修业”势在必行
作者:吴明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为政以德  子女教育  朱元璋  品德教育  教训  重视教育  进德  正心  补体 
描述:元朝灭亡的教训让朱元璋更明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道理。辛辛苦苦打来的江山岂能在自己百年之后就付诸东流。因此,朱元璋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他认为,"德"既能补体,也可补智。他既重视教育孩子求知,更重视帮助他们"正心",即品德教育。一
元廷、张士诚、朱元璋的用人观及启示
作者:周长根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统治者  用人观  启示  朱元璋  尊重人才  中国历史  重用  知识分子  核心资源 
描述: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很特殊,因为它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全国统一政权,又是中国历代王朝中疆域最广、统治时间相对较短(不到100年)的王朝。在元末的群雄逐鹿中,有两位人物尤其引人注目:张士诚
朱元璋:善于用人,知人善任
作者:许莉莉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文人学士  元末  朱元璋  事业  镇江  唯才是举  官员  知人善任  用人原则 
描述:在元末群雄的角逐中,朱元璋奉行的是唯贤是用、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招收有真才实学之士予以任用,从而获得大批有用之才。如秦从龙,原是元朝的官员,后因避元末的战乱弃官居镇江。朱元璋获知他是一代名士,便命大将徐达在攻占镇江后一定要找到他。
发聋振聩 万军废颓:朱元璋北伐檄文解读
作者:罗瑛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明太祖  北伐  朱元璋  元顺帝  夷狄  成吉思汗  北方  红巾军  大汉族主义 
描述:元失其政,四海沸腾。在风起云涌的起义军中,朱元璋部逐渐强大。1367年11月13日,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率精锐二十五万,北取中原。为晓喻北方人民,消除北方官僚地主的反抗意识,瓦解元军战斗力,朱元璋发布了这篇由宋濂起草的檄文。檄文传北方,北伐大军以发蒙振落之势,在历史的天空给一个末代王朝画上了休止符。檄文开头就以一个大汉族主义者君临天下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