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3)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54)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5(4)
2014(2)
2012(1)
2011(1)
2009(1)
2007(1)
2000(2)
1990(1)
1982(6)
按来源分组
政府法制(2)
学习月刊(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文史博览(1)
中国故事(专栏版)(1)
经济导刊(1)
江淮法治(1)
档案记忆(1)
乡音(1)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1)
朱元璋的新官堕落定律
作者:吴思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豪  大老  《明史》  洪武年间  坚持原则  朱元璋  胥吏  戴枷示众  利害关系  严格执法 
描述: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讨过饭,打过仗,从一个马弁干起,最后得了天下,对人情世故的了解相当透彻。他当然明白自己给官员定的“工资”不高,所以,在地方官上任之前,他经常要找他们谈一次话,讲讲如何正确对待低“工资”,如何抵制贪污受贿的诱惑,他会给自己的部...
朱元璋惩腐
作者:周启志  来源:前进论坛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史》  朱元璋  反腐败  吏治败坏  元球  惩腐  陈友谅  当耳边风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功臣 
描述:朱元璋是明代的开国皇帝。张廷玉主持编修的《明史》称他“武定祸乱,文致太平,晚岁忧民益切。”这是“帝王家谱”对他的评价,且姑妄听之。然立国之初,民间便有洪武前“行三十年杀运”之说,也见得朱元璋的名声不太好。其实,朱元璋“行杀运”是事出有因的,这个“因”就是功臣和官吏的腐败,而且腐败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安社稷的程度。为此,朱元璋不得不昭告天下:“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朱元璋出身在一个典型的贫苦农民之家,父母兄长“农业艰辛,朝夕彷徨”,饱受官吏欺压和饥寒流离之苦,又经长期的军旅生活,养成了艰苦俭朴的生活作风,
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
作者:滨岛敦俊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史》  城隍神  朱元璋  城隍庙  中书省  士大夫  李善长  人格神  城隍祭祀  习惯派 
描述: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日本)滨岛敦俊一、序论关于旧中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城隍庙,过去曾有邓嗣禹、那波利贞两位作过概括性的论述(邓35.那波34),近年有中村哲夫、D·Johnson诸位在整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了新的探讨(中村76,D·Johnson8...
论明初朱元璋和功臣的关系
作者:朱子彦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史》  朱元璋  铁券  胡惟庸  地主阶级  李善长  铁榜  护身符  明王朝  功臣 
描述:论明初朱元璋和功臣的关系朱子彦关于朱元璋和功臣的关系,旧史大都认为朱元璋是利用功臣为其平定天下,一旦登上皇帝宝座后,即将功臣视为寇仇、棘刺、必欲翦除灭绝而后快。如清代史学家赵翼就说:"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杀之,其残...
论朱元璋对待儒士的态度
作者:任崇岳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臣  《明史》  儒士  朱元璋  胡惟庸  劄记  太祖  文字狱  朱标  武将 
描述:朱元璋是以布衣而登九五之尊的明代开国君主。学者们在谈到他削平群雄、统一全国的原因时,无一例外地都谈到了儒士的作用。的确,朱元璋对待儒士倚畀之殷、待遇之优渥,是有口皆碑的。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对儒士诛戮之惨、文网之密,又与清代的文字狱毫无二致。这一互相矛盾的现象,竟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个中缘由,是值得作一番探究的。遗憾的是,学者们总是津津乐道于朱元璋如何稽古右文,而对于他为什么要大批屠戮儒士,还未见有专文论及。小子不敏,打算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和同志们。 一、朱元璋重用儒士的缘
朱元璋历史地位的再评价
作者:黄杰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史》  再评价  朱元璋  历史地位  劄记  地主阶级  农民起义  封建皇帝  与民休息  蜕化变质 
描述:一、对朱璋的种种指责,是恰当的吗?朱元璋是一位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这二者之间有一个转化的过程.有些人就是抓住这一事实,说朱元璋“蜕化变质”,以致贬低了他在历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长期以来.人们怀着对革命的胜利阶级的无比崇敬心情,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强调要站稳无产阶级立场.有些同志确实是从这种朴素的阶级感情出发,用对待现代革命的方法去评价历史人物,自然就会产生朱元璋“蜕化变质”的看法.特别是朱元璋由贫苦农民出身,遭受过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
“布衣天子”朱元璋的政治思想
作者:陈寒鸣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明史》  朱元璋  儒家思想  《明通鉴》  “革命”  政治思想  “恤民”  《平吴录》  专制君主 
描述:本文从“布衣天子”朱元璋对农民革命态度的变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所提倡的“重民”、“尊儒崇经”及治吏之术等思想内容,论述了他的政治思想.作者认为,朱元璋的政治思想,虽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意义,但实质上仍然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皇权的绝对权威,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上的贪污腐败现象.
论朱元璋对待儒士的态度
作者:任崇岳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198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臣  《明史》  儒士  朱元璋  胡惟庸  劄记  太祖  文字狱  朱标  武将 
描述:朱元璋是以布衣而登九五之尊的明代开国君主。学者们在谈到他削平群雄、统一全国的原因时,无一例外地都谈到了儒士的作用。的确,朱元璋对待儒士倚畀之殷、待遇之优渥,是有口皆碑的。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对儒士诛戮之惨、文网之密,又与清代的文字狱毫无二致。这一互相矛盾的现象,竟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个中缘由,是值得作一番探究的。遗憾的是,学者们总是津津乐道于朱元璋如何稽古右文,而对于他为什么要大批屠戮儒士,还未见有专文论及。小子不敏,打算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和同志们。 一、朱元璋重用儒士的缘
论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
作者:陈梧桐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政府  元末农民战争  《明史》  朱元璋  奴婢  地主阶级  农民起义  养生  荒田  赋役 
描述:明朝前期的六七十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盛世”,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比较繁荣。这个“盛世”的基础是由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奠定的,它的出现同朱元璋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就这个政策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作用作些研究,并就其评价问题谈点粗浅的意见。 明初的经济形势与阶级斗争形势 明王朝是在元末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又经过农民战争的大动乱建立起来的。朱元璋即位之初,面临着经济残破、社会动荡的严峻局面。 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争,特别是元朝官军和地主武装,在战争中进行疯狂的烧杀掳掠,对经济造成
朱元璋的廉政思想与廉政措施
作者:孙洪涛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恤民  廉政思想  《明史》  污吏  朱元璋  《明通鉴》  吏治  廉政措施  洪武时期  贪官 
描述: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是一位有作为、有见识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在一生的政治生涯中,“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治绩卓著.政治腐败、贪墨乱政是导致封建统治危机的主要原因。朱元璋从巩固朱氏王朝的统治出发,认真吸取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对廉政肃贪予以高度重视。这是他政治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所谓廉政,包括政府的节俭和官吏的廉洁两个方面。下面我们就对朱元璋的廉政思想与廉政措施作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