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权近与朱元璋:朝鲜王朝事大外交的重要转折
作者:叶泉宏  来源:韩国学报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权近  朱元璋  事大外交  表笺问题 
描述:在明太祖朱元璋奋起草野反元革命成功後,中国的政治外交皆进入一个重整的局面. 朱元璋观念承继传统中国的政治理念,加以个人的多疑与猜忌,使明朝初年的对外关系充满变数与冲突. 当中国陷入纷乱局面时,高丽也走上独立自主的路线,采取两面外交政策,在明朝与北元的夹缝中寻求生存的空间. 然而,此种弹性调整的外交政策,却引起明太祖朱元璋的嫌恶,以致产生众多的纷争. 加以高丽政局不稳定,恭愍王被弑,更引发朱元璋的痛恨. 两国的关系长期陷入低期,对东亚的政治局面也造成不安定的影响. 权近为高丽名门之後,聪颖好学,早年出仕
朱元璋制定“大明律”
作者:暂无 来源:广西财务与会计 年份:199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贪污受贿  朱元璋  胡惟庸  巩固政权  官场  官吏  明王朝  户部  制定  大明律 
描述:王朝建立后,官场上下贪污受贿盛行。丞相胡惟庸受贿金帛、古玩不可胜数;户部侍郎郭恒贪污受贿官粮达七百万石。朝廷官吏贪污受贿成风,激起百姓强烈不满和反抗情绪。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制定了《大明律》。对违犯者严惩,不避权贵,不庇护皇亲国戚。户部侍郎郭桓权势显赫,犯
朱元璋与郑梦周:明朝与高丽王朝外交关系个案分析
作者:袁晓春  来源:故宫学刊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朝鲜  朱元璋  外交  中国  郑梦周 
描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改变了元朝穷兵黩武的军事侵略政策,颁布政令,以朝鲜周边十几个国家为不征之国,主张和平外交,从而奠定了明朝二百七十多年的对外关系的方针政策。高丽王朝的政治家郑梦周,从最初担任高丽
大明国号与朱元璋信仰关系研究
作者:韩传强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明国号  朱元璋  明教  朱元璋信仰 
描述:学界曾以朱元璋参与过明教,并以"明王出世"而认为大明国号也由来于此。实际上,通过对朱元璋信仰体系的考察检视,可以发现,朱元璋一生对佛教、道教、明教、儒学等宗派或学派都有涉猎,其信仰体系缺乏连续性。基于此,大明国号的由来不是源于明教,而与佛教密宗关系更为密切。
朱元璋的朝代为什么叫大明
作者:朱京葛  来源:知识杂志(课外学习) 年份:1987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的朝代为什么叫大明
省十一届人大明光市代表小组:“治水”润民心
作者:陈旭东  来源:江淮法治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代表  调研报告  女山湖  除险加固工程  防汛抗洪  生活垃圾  南沙河  明光  小组  财产安全 
描述:7月,骄阳似火,省十一届人大明光市代表小组的4位代表李庆宁、张泽莉、倪海燕和姚正军又聚在了一起,连续几天,他们背着草帽、挥汗如雨地走在潘村洼的河埂、东西撇洪沟坝、女山湖茅草连畦的大堤上,渴了就在南沙河掬水畅饮,原来他们是在
从《大明律》看明太祖朱元璋对官吏犯罪的处罚
作者:马建荣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犯罪  官吏  大明律 
描述:朱元璋在位期间采取重典治国、礼法并重的原则治国,主持了多项法律制定工作及大量法律实践,其中绝大部分都涉及官吏犯罪。本文将从《大明律》入手,通过对法律制定、监督机制及吏治特点三方面的阐述,探讨明太祖时期对官吏犯罪的处罚情况。
从《大明律》看明太祖朱元璋对官吏犯罪的处罚
作者:马律荣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犯罪  官吏  大明律 
描述:朱元璋在位期间采取重典治国、礼法并重的原则治国,主持了多项法律制定工作及大量法律实践,其中绝大部分都涉及官吏犯罪。本文将从《大明律》入手,通过对法律制定、监督机制及吏治特点三方面的阐述,探讨明太祖时期对官吏犯罪的处罚情况。
红巾军反元复宋与朱元璋国号大明述论
作者:胡阿祥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反元复宋  大明国号  朱元璋  韩林儿  白莲教  小明王 
描述:元末割据群雄蜂起反元 ,以兴复汉统或重建宋朝为政治号召 ,宗教方面的背景则在于白莲教。韩林儿之被拥立为“小明王” ,朱元璋之国号“大明” ,皆与白莲教有关。在白莲教的主要经典《大阿弥陀经》中
从《大明律》的制定看朱元璋的法制思想
作者:王振安  来源:新疆社科论坛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制定过程  唐律  封建法律制度  朱元璋  成文法典  立法  法制建设  封建法制  大明律 
描述:大明律》是我国封建法律制度史上一部有代表性的法典。从《法经》到《大清律》历代成文法典的权衡比较来看,留存比较完备而又有代表意义的,主要有《唐律》、《宋刑统》、《大明律》和《大清律》。《宋刑统》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