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9)
报纸(12)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52)
人物名家 (3)
按年份分组
2013(2)
2011(5)
2009(6)
2007(2)
2006(5)
2005(2)
2002(2)
2000(3)
1999(2)
1995(1)
按来源分组
农技服务(6)
现代农业科技(6)
安徽农学通报(3)
中国糖料(2)
安徽农业(2)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
科技信息(1)
农业科技通讯(1)
弹箭与制导学报(1)
农村电工(1)
急性心肌梗死伴束支阻滞的发生率及预后
作者:李勇 陈发霞 杨昶  来源:中国微循环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束支阻滞  预后 
描述: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束支阻滞(BBB)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AMI165例,将其中32例伴BBB(阻滞组)与无BBB 133例(非阻滞组)做对比分析.结果AMI伴BBB发生
甜叶菊主要病虫害发生概况及防治技术
作者:苗正雨 丁慧军 吕伯林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防治技术  病虫害  发生概况 
描述:随着甜叶菊种植面积和种植范围的扩大,病虫害的发生已成为制约其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经多年调查和实践,总结了甜叶菊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概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东台市甜叶菊立枯病发生与防治
作者:卢斌 丁志宽 曹益民 林双喜 荀贤玉 苗正雨  来源:江西植保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台市  生产基地  甜叶菊  开发应用前景  种植面积  立枯病  天然甜味剂  发生与防治 
描述: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是一种新型的天然甜味剂,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东台地区种植甜叶菊已有30年的历史,2008年种植面积超过4000hm2,成为全省最大的甜叶菊生产基地。随着栽培年限延长和重茬
甜叶菊立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作者:马汇泉 靳学慧 郑树生 孙伟萍 辛惠普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发生规律  立枯病  防治 
描述:甜叶菊立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研究马汇泉,靳学慧,郑树生,孙伟萍,辛惠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158300)北方栽培甜叶菊,每年必须进行温室育苗,甜叶菊立枯病发生逐年加重,严重限制了甜叶菊栽培业的发展,现将甜叶菊立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的研究结果简述...
农村妇女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
作者:张泽莉 廖玲 张士玲 王艳 林雨 李玲 李光明 王永娣  来源:蚌埠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压力性  流行病学  尿失禁  农村卫生  女性 
描述: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访问形式,对明光地区350例已婚至60岁以内的农村妇女进行调查.结果:SUI发生率为23.14%.90.12%的患者对
斑点叉尾鮰肠道疾病发生原因调查与防治技术
作者:麻韶霖  来源:当代水产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  斑点又尾鮰  水库养殖  原因  肠道疾病  产业化项目  疾病发生 
描述:爆发,又造成了重大损失。本人2006年以来主持湘西州斑点叉尾鮰产业化项目,一直对斑点又尾鮰肠道疾病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在古丈县栖凤湖和保靖县碗米坡进行防治技术研究和示范,并在全州养殖基地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甜叶菊黑斑病发生动态及药剂防治研究
作者:马汇泉 靳学慧 郑雯 辛惠普  来源:中国糖料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药剂防治  发生动态  甜叶菊黑斑病 
描述:于田间甜叶菊生长发育时期,系统调查黑斑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结果表明:甜叶菊黑斑病田间发生动态呈“S”型生长曲型,符合逻辑斯蒂模型,病情发展出现两个高峰。甜叶菊黑斑病发生轻重主要受当年气象条件,尤其是
甜叶菊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和器官发生的发育形态学和植物激素调节的研究
作者:倪德祥 张丕方 董崇楣 王凯基  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组织培养  发育形态学  器官发生  激素调节 
描述:激素的MS培养基上,实验结果如下:1.叶与茎愈伤组织和器官发生的潜力不同,叶片培养可诱导发生芽和根,而茎段培养只能诱发根。因此,在甜叶菊试管苗生产上,以叶片外植体为宜。2.高浓度的NAA有利于促进愈伤
汪道涵就“千岛湖案件”发表谈话,发生不幸两岸同胞同悲同恨,克服分歧符合双方共同愿望
作者:暂无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汪道涵就“千岛湖案件”发表谈话,发生不幸两岸同胞同悲同恨,克服分歧符合双方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