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773)
报纸(2244)
图书(368)
会议论文(113)
学位论文(31)
图片(4)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5528)
画说明光 (1)
明光名人录 (1)
(1)
山水风物 (1)
(1)
按年份分组
2016(299)
2013(472)
2010(537)
2008(395)
2005(114)
2001(65)
2000(70)
1998(44)
1989(46)
1986(33)
按来源分组
紫禁城(20)
社区(6)
民间故事选刊秘闻(5)
党政论坛(3)
中学历史教学(3)
做人与处世(3)
收藏(2)
连环画报(2)
北方文学(1)
现代作家(1)
帝王的自卑——谈朱元璋的人格悲剧
作者:岳晓东  来源:校园心理(医学心理指导)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帝王  中国历史  心理学  自卑  人格  明王朝 
描述: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幼名重八,又名兴中,字国瑞,41岁开创大明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布衣皇帝.但朱元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44岁时,朱元璋甄别天下百官,强化吏治,开始
朱元璋与明代国家监控体制的奠立
作者:关汉华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都察院与六科  科道并举  制衡与均衡  朱元璋  监控体制 
描述: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即对政制进行重大变革,监控体制属其中重要一环,它对清明吏治、维持明朝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起着重大作用。朱元璋的监察思想,实与其自身的特殊经历及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明代监控体制的特色与
明太祖朱元璋的“大脚皇后”之谜
作者:暂无 来源:小小说月刊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的“大脚皇后”之谜
朱元璋“以德怀之”的民族关系思想
作者:赵红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民族关系思想  以德怀之 
描述:以以德怀之来处理民族关系是朱元璋民族关系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他的这一思想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朱元璋对民族关系的重视态度。以德怀之的思想,是对以往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朱元璋把历史经验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以德怀之思想在明代民族政策中的实践,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朱元璋“重典惩贪”的思想和实践
作者:魏燕芳  来源: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障  六赃罪  重典惩贪  刑乱国用重典 
描述:早在西周,统治者就明确提出了"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的三国三典政策。朱元璋在"新国"时期——建国之初就以"刑乱国用重典"作为法制指导思想。重典惩治贪官污吏是明朝贯彻"刑乱国用重典
朱元璋承诺:216年后为其所诛功臣平反
作者:李秋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反  朱元璋  杀人  承诺  政治经验  专制  功臣  儿媳 
描述:京剧《草桥关》中姚期有一句嘱咐姚刚的唱词,“天威莫测儿要多加小心”,这是他一生政治经验的总结,是一点也不错的。专制君王特别是秦皇汉武朱元璋这类“雄主”,舍得杀人,尤其舍得杀自己人,其“天威”之“莫测
朱元璋的反贪治赃及其现代启示
作者:眭明泉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反贪治赃  朱元璋  现代启示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目睹元朝官吏的腐败 ,惧于农民起义的威力 ,在明初采取制定酷律、加强教化、整顿吏治 ,严厉查处、强化监督等一系列反贪治赃措施 ,对平息社会动荡 ,恢复经济发展 ,健全封建社会官吏的考课、监察制度等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所采用的一些反贪治赃的措施和方法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反腐败斗争仍有一定的启示。
以“孝”促“悌”:朱元璋丧制改革述论
作者:暂无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以“孝”促“悌”:朱元璋丧制改革述论
朱元璋发明“四菜一汤”反腐倡廉等
作者:暂无 来源:老来乐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发明“四菜一汤”反腐倡廉等
从古徽州看朱元璋搞人口普查
作者:金立林  来源:徽州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古徽州  贞观年间  朱元璋  汉唐时期  人口增减  人口增长  地方官吏 
描述:拥有众多的人口是古代统治者共同的战略目标,因为人口不仅是最直接有效的资源,而且是王道霸业的根本。君王最重要的事,莫过于统计辖下”民数”,我国汉唐时期就把人口增减列为地方官吏课考主要内容,唐贞观年间多次下诏,奖励人口增殖,制订“计丁授田”的《均田法》《租庸调法》等有利人口增长的政策,规定每年造一次人口账,三年重造户籍。每到岁末,各地人口数汇总呈送御览时,皇帝要郑重其事举行仪式“拜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