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4)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26)
按年份分组
2016(1)
2014(1)
2013(4)
2012(2)
2011(1)
2010(3)
2009(3)
2007(1)
2005(2)
2000(1)
按来源分组
魅力中国(1)
滁州学院学报(1)
黑龙江史志(1)
沧桑(1)
兰台世界(1)
兰台世界(下旬)(1)
卷宗(1)
河南社会科学(1)
法制与社会(1)
文学教育(1)
论朱元璋的"重典治吏"政策
作者:门亮 卢婷  来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吏治  《大明律》  重典治吏 
描述:朱元璋的"重典治吏"政策是"刑乱世用重典"思想的具体体现,对稳定明初的社会环境,整顿吏治,巩固明朝的统治有着重要意义,并对明清两代的法律制度有着深远影响.本文考察了朱元璋"重典治吏"政策的具体措施,分析了朱元璋"重典治吏"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启示与局限性.
鉴明代朱元璋重典治吏思今反腐倡廉
作者:李畅  来源:沙棘(科教纵横)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典治吏  反腐倡廉  教以养廉 
描述:腐败,从封建时代开始,便一直侵扰着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没有哪一个朝代能幸免于腐败的侵蚀.以法治国,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主流价值选择,而法治的核心莫过于吏治.明主治吏不治民便成为明君的聪慧之选.追溯历史长河,首当其冲的便是明初朱元璋的重典治吏,其规模之大,用刑之重堪称罕见.如今,贪污腐败犹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中华大地,严重影响中国的全面发展.本着以史为鉴,借古思今的精神,寄望从中探寻一条惩贪之路.
朱元璋"重典治吏"的弊端与借鉴
作者:李莹  来源: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廉政建设  重典治吏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把"重典治吏"作为明初为政、立法的指导思想。"重 典治吏"的弊端在于推动整个政治体制运作的最高权力不受任何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混 乱以及"重刑主义"的误区。以史为鉴,我们必须做到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坚持打击经济犯罪与加强领导干部 的思想道德建设并重。
朱元璋重典治吏之立法探究
作者:李洪文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立法  重典治吏 
描述:明太祖有鉴于元代的覆败,用重典治乱国。朱元璋重典之治的一个出突出特点是重典治吏,而其重典治吏之立法无论在明代封建法典的代表《大明律》之中,还是在其特种刑法《大诰》里面,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元末社会统治秩序看朱元璋的重典治吏思想与实践
作者:范富  来源: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末年  朱元璋  社会秩序  重典治吏 
描述:元朝末年,党派斗争激烈,帝位之争残酷,贪官污吏恣意妄为,农民起义蜂起云涌,终使腐朽的元朝统治政权溃亡。继之而起的朱元璋,建立了新的封建政权——明朝。为使明朝长治久安,免蹈元末覆辙,朱元璋采取重典治吏的新举措,制定了一系列严苛的重刑来控御刚刚建立的明朝。
论朱元璋的重典治吏与反腐倡廉
作者:朱玉婷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朱元璋  勤政廉洁  重典治吏 
描述: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兴衰,朱元璋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厘订制度,重绳贪吏,整顿吏治,试图通过建立、完善封建法律制度以达到以法治吏的目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制法规,从而促成了勤政廉洁、奉公守法的社会风尚,促进了明朝社会的稳定发展。
重典治吏,奈何朝杀而暮犯?:浅析朱元璋吏治失败的制度根源及当今借鉴意义
作者:孙钰涵  来源: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典治吏  制度建设  反腐倡廉  以古鉴今 
描述:朱元璋时期是封建历史上有名的法制时期,他在元朝灭亡中吸取教训,强调刑乱国用重典,重典治吏,这种治国思想也使明朝成为中国法制史上治吏手段最严厉的朝代,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然而,重典治吏却以失败告终。是什么原因使朱元璋发出我欲除贪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的感慨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来阐释,以古鉴今,希望对读者可以有些启迪。
对朱元璋重典治吏思想的反思
作者:田增志  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武年间  朱元璋  兴衰史  重典治吏  反思  贪官污吏  治国方略  封建王朝 
描述:明朝从1368年建立到1644年灭亡,中间经历了276年,先后有16个皇帝临朝,朱元璋是开国之君。历数明王朝276年的治乱兴衰史,朱元璋是明朝皇帝最有作为的一个,他的治国方略无论是对从政者还是治吏者来说都是颇值得研究的,特别是他的重典治吏思想最有特色,封建王朝对贪官污吏的严加追究,真正在朱元璋洪武年间达到了顶峰时期。研读这段反贪史,我们能从中吸取很多教训,也能总结出很多经验。
朱元璋重典治吏
作者:王礼为 叶青  来源:决策与信息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朱元璋  明史  皇帝  重典治吏  义军  眼泡  贪官污吏  官吏  传说 
描述:朱元璋,是封建社会里一个奇特的皇帝。传说他状貌奇特:五漏朝天,即撮下巴,口朝天;狮子鼻,鼻孔朝天;鼓眼泡,眼孔朝天。所以星相家们说他“异人异相,主大贵”。这当然是江湖术士的附会,但是,他状貌奇特,则是史有明证的。《明史》载:他刚参加义军时,郭子兴就是因为“奇其状貌”而收留他为亲兵的。他
朱元璋"重典治吏"的启示
作者:陈汉生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8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制定过程  启示  三十年  封建统治  朱元璋  为政之道  重典治吏  沈家本  首要任务  大明律 
描述:清末著名法学家沈家本说:“为政之道,首在立法典民。”(《寄簃文存》)这句话应该说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统治的经验之谈。历代王朝在取得政权之后,立法往往是一项首要任务,因为他们深深懂得,法制同其政权的存亡休戚相关。《明史·刑法志》载:“盖太祖之于律令也,草创于吴元年,更定于洪武六年,整齐于二十二年,至三十年始颁示天下”。这里说的是《大明律》的制定过程,从中窥见,朱元璋不愧为重视立法工作的封建帝王,一部《大明律》,四百六十条,却经过数次修改,不断增损,历时三十余年才颁布施行。但是,立法是为了执法。一部法典制订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