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相关关键词(TOPN)
多地争夺朱元璋出生地几时休
作者:陈怀仁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解剖分析  朱元璋  历史变迁  出生地  地方经济发展 
描述:近年来,在各地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之争中,有关明朝开围皇帝朱元璋出生地之争是一个具有代表性、值得解剖分析的典型。近30年来,朱元璋出生地之争主要经历了“嘉山说”、“盱眙说”、“明光说”剑回归“凤阳说”4个阶段,在学术考证的自我修订和更新之外,更交织着历史变迁、人们心态变化,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诉求等复杂因素。
略论朱元璋的民本思想
作者:陈怀仁  来源:明史研究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家政权的主要收入来自农村。人们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如粮食、布帛、棉花等,以及政府所需要的人力,几乎全部依靠农民供给。农业生产得不到恢复和发展,这个政权是支持不下去的。因此,明初如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摆在刚刚即位的新皇帝朱元璋面前既紧迫又严峻的问题。
朱元璋与燃灯金桥坝、凤阳花鼓
作者:陈怀仁  来源:第十五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戚继光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朱元璋"、"燃灯寺"与"凤阳花鼓",是三个不相关的名词,前者为明朝开国皇帝,中者为地名,后者为民间艺术。然而,这三个不相关的名词之间,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即均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联。先谈"燃灯"。公元1328年九月十八日,朱元璋生于"钟离之东乡"——元代称"濠州钟离县燃灯集金桥坎",明代称"临淮县燃灯集金桥坎",今称"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社区金桥坝"。"燃灯金桥坝"中的"燃灯",亦作"
略论朱元璋的民本思想
作者:陈怀仁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洪武元年正月初四,应天城风和日丽。朱元璋头戴冠冕,身着龙袍,在文武百官、都民耆老三呼四拜的朝贺声中,坐上了龙椅。从此,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的王朝——大明王朝诞生了。朱元璋在一阵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欣喜之后,沸腾的心潮逐
近30年来朱元璋出生地之争始末
作者:陈怀仁  来源: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朱元璋出生地"——"凤阳说",虽然在明嘉靖、方历年间曾受过"盱眙说"的挑战,但在明清两代一直是明清史家们的共识。近百年来,尤其是一曲"说凤阳,道凤阳"的《凤阳歌》,和一部吴晗的《朱元璋传》,更使得全世界亿万中国人都知道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然而,这一被中国人所熟知的历史常识,却在近30年来,首先在朱元璋当年的"兴王之地"—今天的安徽省滁州一带发生变故。变故的起因,源自明万历年间盱眙县令树立的
略论朱元璋的民本思想
作者:陈怀仁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家政权的主要收入来自农村。人们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如粮食、布帛、棉花等,以及政府所需要的人力,几乎全部依靠农民供给。农业生产得不到恢复和发展,这个政权是支持不下去的。因此,明初如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摆在刚刚即位的新皇帝朱元璋面前既紧迫又严峻的问题。
“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代后记)
作者:陈怀仁  来源: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于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凤阳举行。会后,有关工作一直延续不断,与这次会议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完整记录这次全议的全过程,特以"代后记"的形式,将
朱元璋和他的养子
作者:陈怀仁 夏玉润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亲情关系  滁州  朱元璋  收养  宦官  中国传统社会  宗法制度  沐英  养子  云南 
描述:朱元璋收养了20多位养子,通过父与子的亲情关系,使养子们成为军中最可靠、最亲近的心腹。
朱元璋与他的养子们
作者:陈怀仁 夏玉润  来源:第十二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朱元璋  家庭文化  养子故事 
描述:明清以来,有关朱元璋养子一事,人们多当成一件趣闻。然而,这件事的全过程并不轻松,它的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本文拟从家庭文化的角度透视这一问题,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
朱元璋的乡土情
作者:陈怀仁 夏玉润  来源:第五届中国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明史学会第三届年会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朱元璋活了71岁(公元1328—1398年)。其中有26年(包括濠州城内当了二年红军)是生活在家乡凤阳的土地上。在这块土地上,他曾是村竖牧童、游方和尚,受尽了财主们的剥削,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深知家乡人民的疾苦,也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深情厚谊。这种饱含饥饿、贫寒、艰辛、动荡的生涯,在中国封建皇帝经历中是绝无仅有的。所以,他对自己的家乡——凤阳,一往情深,有着其它帝王所没有的那种浓厚的乡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