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元璋为什么删《孟子》
作者:张宏杰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朱元璋  农民起义  天命观  大臣  皇帝  孟子  起义者  恒产  孔庙 
描述:罢孟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坐在便殿读《孟子》。和所有皇帝一样,朱元璋也提倡孔孟之道,但是说实话,对于《论语》、《孟子》这些经典,他并没有系统研读。如今天下已定,他也有兴致来阅读一下原典。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
朱元璋为什么删《孟子》
作者:张宏杰  来源:传奇故事(上半月)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为什么删《孟子》
朱元璋以术驭人
作者:张宏杰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开会  首领  朱元璋  征伐  椅子  飞黄腾达  战功  威信  总兵官  招降 
描述: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不断四处征伐,一路飞黄腾达,很快升任总兵官。虽然战功赫赫,但是,郭子兴手下的其他总兵官对朱元璋不服气。原因当然是他年纪轻,资历浅,晋升太快。朱元璋以他极高的天分,树立了一个以术驭人的典型例子。为了确立自己的威信,他叫小兵把会议大厅的椅子撤了,换上长凳。这样在开会时,各人就可以自由挑选自已的座位。第二天,朱元
朱元璋:高明演技赚人心
作者:张宏杰  来源:东西南北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心  演技  朱元璋  高明 
描述:低级演员演绎别人,高级演员演绎自己。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不断四处征伐,一路飞黄腾达,很快升任总兵官。虽然战功赫赫,郭子兴手下的其他总兵官却对朱元璋不服气。原因当然是他年纪轻,资历浅,蹿升太快。
明帝朱元璋:反贪手法惨绝人寰
作者:张宏杰  来源:爱情婚姻家庭(文学)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帝  朱元璋  犯罪  洪武朝  皇帝  百姓  官员  造反  公平正义  号召 
描述:对于腐败,既然和风细雨式的"化民成俗"不起作用,朱元璋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次强制性的全民思想教育活动,用大量血淋淋的案例警示官员和百姓。他亲自制作了《大诰》这一千古奇文,作为这次运动的学习材料。所谓《大诰》,简要捷说,就是一本血淋淋的案例汇编。朱元璋把他惩办的大案要案,编成一册,夹杂以大量老生常谈的说教。由于是朱亲笔所作,所以这本书文辞鄙俗
朱元璋的反贪运动
作者:张宏杰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反贪  运动  群众  《大诰》  腐败现象 
描述:所谓“学《大诰》运动”,即朱元璋晚年为了整顿官僚队伍清除腐败现象,而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一场官民大学习和群众大造反运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在历代帝王中,朱元璋是对贪污腐败最深恶痛绝的一个。这种痛恨,既源于血液,又源于理智。作为一个前贫民,嫉恶如仇是因为自己
朱元璋如何“发动群众”反贪
作者:张宏杰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行证  吏员  朱元璋  发动群众  洪武朝  皇帝  百姓  官员  公平正义  号召 
描述:传说当时的京官,每天清早入朝,必与妻子诀别,到晚上平安回家便举家庆贺:又活过了一天。既然腐败的原因是元朝时的“精神污染”,朱元璋认为归根结底的办法是思想教育,既然和风细雨式的“化民成俗”不起作用,他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次强制性的全民思想教育活动,用大量血淋淋的案例警示官员和百姓。
胡萝卜加大棒:朱元璋的知识分子政策
作者:张宏杰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头目  秀才  朱元璋  起义军  刘基  资格  文化人  面子  知识分子政策  南京 
描述:正如阿Q不敢与赵秀才说话一样,成为起义军头目以前,朱元璋没"资格"也没机会和读书人打交道。对那些满腹诗书的"老爷",他满怀敬慕,却高攀不上。
朱元璋用教育反贪的前前后后
作者:张宏杰  来源:中国社会导刊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史  朱元璋  人民群众  教育  反贪  官员  帝国  腐败现象 
描述:为了彻底消灭腐败现象,建设一支纯而又纯的官员队伍,朱元璋也想到了求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洪武中叶,大明帝国里发生了一件中国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皇帝号召底层民众起来,造官僚阶级的反。
最成功的农民:为朱元璋画像
作者:张宏杰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乡  成功  朱元璋  画像  农民 
描述:最成功的农民:为朱元璋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