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元璋的反贪风暴(一)
作者:张宏杰  来源:共产党员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武  朱元璋  反贪  黄宗羲定律  社会形势  社会风气  行政资源  惩贪  贪污腐败  专制制度 
描述:虽然朱元璋投入巨大的行政资源来扭转社会风气,成效却并不显著。大明天下并没有出现尧舜之治,相反,帝国很快就陷入黄宗羲定律中去,洪武初年,社会形势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以重典反贪在专制制度下,官僚系统的腐败并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一种常态。它的威力是如此惊人,登上大宝的朱元璋龙椅还没有坐热,四顾
诞生朱元璋现象的土壤
作者:张宏杰  来源:书屋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一古今中外的帝王们中间,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出生大概是最草率的了。元帝国的糟糕统治使贫农朱五四对生育已经不感兴趣。四十七岁的他已经被生活折磨得完全像个老头了。他和四十二岁的陈二娘此时已经有了三男二女,在这个年岁,再怀孩子,会被人笑话,然而一不小心,还是怀上了。朱五四夫妇已经习惯了听天由命。既然怀
朱元璋屠杀功臣始末
作者:张宏杰  来源:当代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蒙古草原  帖木儿  开国功臣  朱元璋  元顺帝  屠杀  口气  明王朝 
描述:一洪武三年,徐达大败明王朝最后一个劲敌扩廓帖木儿,元顺帝也病死于蒙古草原,明朝天下大定,朱元璋长长出了口气。这一年十一月,他在奉天殿举行盛大仪式,大封开国功臣,一口气封了六公、二十八侯。六公全是淮西人:韩国公李善长(他虽然原籍歙县,但后来徙居滁阳,在渡江前已经投奔朱元璋,所以也被视为淮西老臣)、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朱元璋的反贪风暴(三)
作者:张宏杰  来源:共产党员(下半月)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  朱元璋  风暴  底层民众  中国历史  反贪  黑恶势力  群众运动 
描述:发动群众抓贪官结合学习《赶诉黔,朱元璋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于是,洪武十九年,大明帝国发生了一件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皇帝号召底层民众起来,造官僚阶级的反。他在《大诰三编·民拿害民该吏第三十四》中这样号召:我设各级官员的本意,是为了治理人民,为人民服务。然而,过去我所任命的所有官员,几乎都是不才无籍之徒!一到任后,他们就和当地吏员、衙役、地方上的黑恶势力相勾结,千方百计,害我良民。现在,我要靠你们这些高年有德的地方上的老人以及乡村里见义勇为的豪杰们,来帮助我治理地方。如果要靠当官的来给百姓做主
朱元璋鼓动百姓反贪
作者:张宏杰  来源:爱你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鼓动百姓反贪
朱元璋百万子孙的可悲结局
作者:张宏杰  来源:中华传奇(月末版)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在“制度”决定之下,皇族们展开了激烈的生殖竞赛。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作为大明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皇族确实是“最幸福”的群体。但李自成兵锋所至,朱姓王爷几乎没有人能活下来。明皇族两百多年的狂欢宴席,原来不是免费的…… 大明弘治五年(1492年)底,山西巡抚杨澄筹向皇帝朱■樘汇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居住在山西的庆成王朱钟镒又一次刷新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纪录,截至这年8月,他已生育子女共94名。朱■樘览奏只能苦笑着摇摇头。他有点好奇,这些王爷能记清自己的儿女吗? 这确实也是明代中
朱元璋对凤陌日“特殊政策”的意外后果
作者:张宏杰  来源:书屋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特殊政策  史籍  朱元璋  凤阳  王朝更替  元代  淮河流域 
描述:朱元璋的故乡凤阳古称钟离,是淮河流域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元代虽然升为濠州,但所辖不过四县。在全国政治布局中默默无闻。除了当王朝更替或南北分裂,淮河两岸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时在史籍中偶尔露一下面外,很少有人提到它。但朱元璋的发迹使凤阳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元璋反贪
作者:张宏杰  来源:决策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诰  朱元璋  官僚队伍  中国历史  反贪  中国封建王朝  运动  明王朝  腐败现象  贪污腐败 
描述:"学《大诰》运动",是朱元璋晚年为了整顿官僚队伍清除腐败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一场官民大学习和群众反贪大运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代帝王中,朱元璋是对贪污腐败最深恶痛绝的一个。这种痛恨,既源于血液,又源于理智。作为一个底层贫民,疾恶如仇是因为自己底层生活的痛苦经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痛恨则来自对自己家业的爱惜,他生
朱元璋对凤阳「特殊政策一的意外后果
作者:张宏杰  来源:书屋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对凤阳「特殊政策一的意外后果
朱元璋为何删《孟子》
作者:张宏杰  来源:中外文摘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朱元璋  农民起义  天命观  孔子  皇帝  孟子  起义者  恒产  孔庙 
描述:“罢 孟” 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坐在便殿读《孟子》。 和所有皇帝一样,朱元璋也提倡孔盂之道,但是说实话,由于军政繁杂,对于《论语》、《孟子》这些经典,他并没有系统研读。如今天下已定,他也有兴致来阅读一下原典。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那意思是说,这老头要是活到今天,还活得了吗? 原来朱元璋读到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说,与老百姓和国家相比,国君最不重要。“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