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8)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8)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2)
2013(1)
2012(1)
2011(2)
2010(1)
按来源分组
种子科技(4)
特种经济动植物(3)
上海农业科技(1)
甜叶菊苗床死苗原因与防治措施
作者:周群喜 杨秋萍  来源:种子科技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侵染性  甜叶菊  苗床  生理性病害  主要病害  病害发生  发病中心  真菌病害  土壤环境条件  种子育苗 
描述:甜叶菊插扦育苗过程中发生的死苗现象原因较多,有生理性的,也有侵染性的,现分别叙述如下:1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应引起的一类病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1土壤环境条件不适宜如土壤的pH值过高或过低、苗床基肥施用不当
甜叶菊种苗远距离运输技术
作者:杨秋萍 周群喜  来源:种子科技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菊糖  甜度  糖源  远距离运输  龙头加工企业  种苗质量  植物检疫  主产国  甜菊叶  优质种苗 
描述:甜叶菊是用来提取甜菊糖苷的原料。甜菊糖具有高甜度、低能量的特点,被公认为健康糖源,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中。特别是随着欧盟市场的放开,世界对甜菊糖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进而对原料甜菊叶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中国是甜叶菊的主产国,在龙头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种植
江甜2号甜叶菊双季生产高产栽培方法
作者:周群喜 林红梅 杨秋萍  来源:特种经济动植物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田管理  三元复合肥  土壤封闭处理  移栽技术  甜叶菊属  硫酸钾型  地膜覆盖栽培  高产栽培  早熟性  合理追肥 
描述:明显的效果,对提高甜叶菊干叶的产量和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江甜2号头茬高产栽培技术1.1移栽技术1.1.1施肥整地在秋、冬季对准备种植甜
“江甜1号”甜叶菊不同移栽时间比较试验简报
作者:杨秋萍 周群喜 苗正雨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产量  移栽时间  江甜1号 
描述:为探索“江甜1号”甜叶菊不同移栽时间的产量水平,明确其最适合的移栽时期,201 2年进行了该品种不同移栽时间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期越早,“江甜1号”的产量水平越高,糖昔含量也越高.江苏沿海地区移栽期最好在3月中旬,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影响甜叶菊移栽成活的主要因素与应对措施
作者:杨秋萍 周群喜 苗正雨 丁慧军  来源:种子科技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菊糖  甜叶菊  地膜覆盖  引进种植  移栽成活率  主要因素  直接影响  应对措施  生产原料  调查研究 
描述:随着世界健康糖源甜菊糖市场的开放,对生产原料甜叶菊干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引进种植甜叶菊的地区越来越多。在大面积生产中,甜叶菊移栽成活率直接影响到甜菊叶的产量。作者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现将影响甜叶菊移栽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和
甜叶菊茬口的利用及其高效种植模式
作者:周群喜 杨秋萍 苗正雨 卢斌  来源:种子科技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遮阳网覆盖  甜叶菊  直接利用  头茬  茬口  定植  增加收入  花椰菜  大白菜  收获 
描述:本地种植甜叶菊,利用冬闲空茬或早春腾茬,于3月中旬到4月中下旬采用地膜覆盖进行栽培,一般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中下旬收获头茬(头刀)甜菊叶,亩效益可达3 000~4 000元。在头茬甜叶菊收割后,通过收获二茬甜叶菊,或者直接利用甜叶菊茬口套种或复种各类秋冬蔬菜作物,可增加收入。因此,对甜叶菊
“江甜2号”甜叶菊的选育与栽培管理
作者:周群喜 杨秋萍 苗正雨 王宏琴 林红梅  来源:特种经济动植物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育种材料  品质指标  农作物品种审定  异株  苏鉴  农业技术推广  选育目标  鉴定证  甜菊叶  自主选育 
描述:。品种鉴定证号为苏鉴甜叶菊201402。1育种材料来源"江甜2号"系从对本地选育的甜叶菊新品种"江甜1号"中的紫红色变异株选育而成。2选育目标及背景2.1选育目标充分利用本地优质品种资源,提高甜菊叶糖苷
甜叶菊的高效生产技术与复种秋冬蔬菜生产模式
作者:王宏琴 周日明 孙天曙 周群喜 林红梅 何永垠 吴和生 杨秋萍  来源:特种经济动植物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稀植  高效生产技术  土壤通透性  移栽密度  移栽时间  农业技术推广  累计种植面积  指导站  植株生长势  蔬菜生产 
描述:江甜1号和江甜2号是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盐城市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共同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的甜叶菊新品种,在东台市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2014年累计种植面积达21万亩。随着高产生产技术的应用,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