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7)
图书(11)
报纸(4)
学位论文(3)
新闻(2)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31)
(20)
(15)
(12)
山水风物 (10)
(9)
历史典故 (1)
按年份分组
2016(56)
2015(2)
2013(2)
2012(1)
2011(4)
2010(3)
2009(3)
2007(4)
2005(3)
1994(1)
按来源分组
现代农业科技(2)
人间(1)
华章(1)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1)
天津支部生活(1)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
燕赵老年报(1)
武威日报(1)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1)
科技创新导报(1)
论朴树移植与养护
作者:姜冰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朴树  养护  移植 
描述:增高,因此就需要相关部门对朴树等其他绿化树木进行向城市的大规模移植。朴树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同时又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因此朴树的成功移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朴树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移植过程中的技术方法及移植后的相关养护进行有效的分析与阐述,以保证朴树移植的高效成活率。
园林大树移植和管护技术
作者:王献昌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树移植  园林  技术措施 
描述:大树移植是城市绿化中为了提高树木的造景效果而经常采用的重要手段和技术,阐述了大树的移植和管护程序。要求在进行此项工程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从而提高大树的成活率,达到绿化、美化环境的效果。
园林大树移植方法探讨
作者:王献昌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树移植  时间  挖掘方法  种植方法 
描述:从大树移植时间、挖掘方式以及种植方法等方面对移植大树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大树移植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措施
作者:殷兆林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树  基本原理  技术措施  移植 
描述:大树移植是城市绿化中为了提高树木的造景效果而经常采用的重要手段和技术。特介绍大树移植的基本原理及栽植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移植前的准备与处理、起运栽植、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提供技术支持,以尽早达到绿化、美化环境的效果。
凉州区黄羊镇杨村民在移植甜叶菊
作者:徐诚诚  来源:武威日报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五月十一日,凉州区黄羊镇杨房村的两名村民正在移植甜叶菊。今年黄羊镇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甜菜、甜叶菊、金盏花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胡卫忠摄
朱元璋时期的福利
作者:暂无 来源:燕赵老年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格外重视民间疾苦,从小吃够了苦的他,也出台了各种政策,让老百姓不再吃苦,他的三大福利政策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养济院”,就是负责收留城市中的寡孤的福利院;“漏泽园”,就是国家公墓,免费埋葬过世死者;“惠民药局”,就是国家免费医院,可以免费看病和免费领取药品。朱元
抗日战争时期的汪道涵
作者:武佩河  来源: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纪实文学 
描述:本书系为长篇纪实文学,根据大量史料,描写汪道涵在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到来皖东开辟根据地的故事。
朱元璋时期的社会福利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支部生活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养济院  漏泽园  福利政策  社会福利  朱元璋  免费  老百姓  养老院 
描述:虽然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律令严苛,但在他治下的时代却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免费养老院、免费医院和免费公墓统统出现了。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格外重视民间疾苦。从小吃够了苦的他,一登基就出台了各种政策,试图让老百姓不再吃苦。他的三大福利政策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和“惠民药局”。
浅谈朱元璋时期的敬老政策
作者:孙远  来源: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敬老  养老 
描述:中国古代有着敬老、养老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的敬老政策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具有明代特点的敬老政策,使得老有其所、老有其用,对整个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试论朱元璋时期的孝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华章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孝治  明代  孝文化 
描述:孝文化作为儒家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明初社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孝文化的核心是“孝治”,即以孝治国安民。明初朱元璋旌表孝行、奉行尊老国策、设立孝名科目以孝举人选官以及制订严密的法律条文,对各种不孝犯罪行为予以惩处遏制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孝治”施政的具体实践运用。有明一代封建统治相对稳定,社会秩序相对良好,与明初朱元璋注重“孝治”所形成的浓厚孝文化气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