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6)
报纸(38)
图书(5)
会议论文(4)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130)
山水风物 (18)
(2)
(2)
(2)
按年份分组
2016(13)
2013(15)
2012(10)
2011(16)
2010(6)
2007(9)
2006(4)
2004(5)
2001(3)
1996(5)
按来源分组
领导文萃(2)
西部晨风(1)
今晚报(1)
人民公安报(1)
老年健康(1)
共鸣(1)
决策(1)
现代青年(细节版)(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朱元璋反贪
作者:张宏杰  来源:决策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诰  朱元璋  官僚队伍  中国历史  反贪  中国封建王朝  运动  明王朝  腐败现象  贪污腐败 
描述:"学《大诰》运动",是朱元璋晚年为了整顿官僚队伍清除腐败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一场官民大学习和群众反贪大运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代帝王中,朱元璋是对贪污腐败最深恶痛绝的一个
朱元璋嘴巴的故事
作者:京忠  来源:中老年健康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朱元璋  历史  饮食文化 
描述:明朝洪武年间,适逢全国灾荒,百姓生活很艰苦,而一些达官贵人却仍然花天酒地。朱元璋决定自上而下整治一番挥霍浪费的吃喝风,只是一时又难于找到合适的时机,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 皇后生日那天,满朝文武官员都来祝贺,宫廷里摆了十多桌酒席。朱元璋吩咐宫女们上菜。首先端上来的是一碗萝卜,朱元璋说道:“萝卜、萝卜,胜过药补。民间有句俗话说‘萝卜进了城,药铺关了门’。愿众爱卿吃了这碗菜后,百姓都说‘官府进了城,坏事出了门’。
朱元璋嘴巴
作者:暂无 来源:达州晚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朝洪武年间,适逢全国灾荒,百姓生活很艰苦,而一些达官贵人却仍然花天酒地。朱元璋决定自上而下整治一番挥霍浪费的吃喝风。皇后生日那天,满朝文武官员都来祝贺,宫廷里摆了十多桌酒席。首先端上来的是一碗萝卜,朱元璋说道:“萝卜、萝卜,胜过药补。来、来、来,大家快吃。”朱元璋带头先吃,其他官员不得不吃。宫女们
朱元璋的反贪困局
作者:暂无 来源:甘肃法制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黄波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在后世还有颇好的口碑,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对官吏非常严厉,在某些论者眼中,这似乎便成了亲民的证据。朱元璋是不是真的很亲民,这个问题暂不讨论,而他的残酷虐官,是不是就完全只有积极的意义?恐怕也不尽然。朱元璋对待官僚队伍十分苛酷,原因就在于怕这些人上下其手,贪污、害民,在他看来
朱元璋巧脱位妇
作者:袁正昌  来源:襄阳日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袁正昌朱元璋懂不懂医,在医学上找不到说法。但他巧脱位妇的故事,在谷城汉江湿地公园一带却广为流传,而且越传越神,有的甚至将朱元璋叫做“神医”。当遇到疑难杂症医治无效时,年迈的老人们常常会驱使孩子到
难以满足的“口福”/朱元璋嘴巴的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难以满足的“口福”/朱元璋嘴巴的故事
朱元璋如何“发动群众”反贪
作者:暂无 来源:作家文摘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对于腐败,既然和风细雨式的“化民成俗”不起作用,朱元璋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次强制性的全民思想教育活动,用大量血淋淋的案例警示官员和百姓。他亲自制作了《大诰》这一千古奇文,作为这次运动的学习材料。所谓《大诰》,简要捷说,就是一本血淋淋的案例汇编。朱元璋把他惩办的大案要案,编成一册,夹杂以大量啰里啰嗦
从朱元璋巧吃喝风说起
作者:袁浩  来源:红土地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料记载  朱元璋  政府官员  老百姓  “吃喝风”  灾荒  达官 
描述: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问,全国遭遇大灾荒,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艰苦,而一些达官贵人和政府官员却仍旧花天酒地。朱元璋决定自上而下整治盛行的挥霍浪费的“吃喝风”。可是,采用何种方法最有效呢?朱元璋苦思冥想多日,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来了。
从“朱元璋巧吃喝风”说起
作者:袁浩  来源:民主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武年间  史料记载  宫女  朱元璋  老百姓  政府官员  灾荒  整治  自上而下  萝卜 
描述: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全国遭遇大灾荒,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艰苦,而一些达官贵人和政府官员却仍旧花天酒地。朱元璋决定自上而下整治盛行的挥霍浪费的"吃喝风"。可是,采用何种方法最有效呢?朱元璋苦思冥想多日,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
朱元璋为公费旅游赐死违法驸马
作者:暂无 来源:慈溪日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如今,一些官员打着“外出考察”等各类名目进行“公费旅游”的现象并不鲜见。这其中有治理方法的问题,更有治理力度的问题。我们不妨以史为鉴,来看看历代政府是如何治理这个“老大难”问题的。古时候的交通极不发达,各地人员往来极为不便,因此自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建立了相应的沿途接待制度,由各地的地方官府设立“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