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773)
报纸(2244)
图书(368)
会议论文(113)
学位论文(31)
图片(4)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5528)
画说明光 (1)
明光名人录 (1)
(1)
山水风物 (1)
(1)
按年份分组
2016(299)
2013(472)
2010(537)
2008(395)
2005(114)
2001(65)
2000(70)
1998(44)
1989(46)
1986(33)
按来源分组
紫禁城(20)
社区(6)
民间故事选刊秘闻(5)
党政论坛(3)
中学历史教学(3)
做人与处世(3)
收藏(2)
连环画报(2)
北方文学(1)
现代作家(1)
朱元璋做监理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晚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文/李开周去年冬天长沙天心阁古城墙上发现了一块朱元璋在位时烧造的城砖,砖上赫然刻着烧造年月和监造官的名字。据说这是为了防止豆腐渣工程想的妙招。其实朱元璋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妙招挺多,不光让责任人落款而已。我读过祝枝山的《西樵野记》,第一卷写朱元璋修南京城墙,给官员们分片包干,张三带着人修这一段,李四带着
朱元璋饶命汤和
作者:暂无 来源:内江日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猜忌刻薄的朱元璋上台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唯独信国公汤和能幸免于难,这
朱元璋饶命汤和
作者:暂无 来源:郑州日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猜忌刻薄的朱元璋上台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唯独信国公汤和能幸免于难,这
金华:朱元璋的“隆中”
作者:曹晓恒  来源:金华日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曹晓恒重重的,朱元璋走了,正如他重重的来。挥一挥衣袖,带走了一堆人才。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其实,人才的重要性不止体现在21世纪,在14世纪同样重要。公元14世纪,朱元璋的金华之行,最重大的收获,就是网罗了一批人才。那次金华之行,对金华和朱元璋来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为朱元璋“天子”
朱元璋害怕“元来”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晚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文/林岩“原来”一词在明王朝以前写作“元来”,晚唐诗人章碣《焚书坑》诗后两句为“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南宋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写有:“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代笔记小说《齐东野语》中有“……但诬奏传播万里,而元来按发之事,未能暴白天下……”,其中的“元”字含义为起初、本来,
朱元璋敬老佳话
作者:启明  来源:当代健康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因此他深知民间疾苦,很能体察民情。据有关史料记载,朱元璋在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六月,曾“诏天下养老之政”,明文规定,凡年满8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乡里称善,为人正派,贫无产业,无人赡养,生活困难者,均可“月给米五斗,肉五斤”使贫困孤寡的80岁以上老人,可不愁温
朱元璋与奢香
作者:郑吉平  来源:毕节日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乌蒙山上一枝花,开在水西九层崖。任他棍棒如霜打,香到金陵皇帝家。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代明君,他在位期间,政通人和,社会发展比较健康。可以说,是因为朱元璋的开明统治,才造就了奢香这一伟大历史人物。建立明王朝之前,朱元璋曾经是一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卑微的出身,艰苦的征战,造就了他海纳百川的心胸、知人善任
朱元璋的心底黑影
作者:暂无 来源:鄂州日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以武力打下江山。坐定皇位之后,皇帝就面对怎样统治的问题。明朝的朱元璋,自然也必须动这个脑筋。进入了不用武、用文治的时期,朱元璋的文治,非常惊人。他每天看奏章,很留意文字,在鸡蛋中挑出了许多骨头。他觉得人们都在文字中暗暗讽刺他,所以挑出来的,都治以死罪,都非常冤枉。有个僧人来复,写
朱元璋祖籍与“龙脉”
作者:暂无 来源:大江晚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历代帝王中两个平民皇帝,一个是布衣出身的汉高祖刘邦,一个是做过放牛娃、当过小和尚的明太祖朱元璋。但当有人说刘邦、朱元璋虽相隔1200多年,他们的老祖宗都根生土长在沛县,沛县有龙脉,出帝王,许多人就不免惊诧了?刘邦是沛公,无疑。可谁不知道朱元璋是凤阳人啊,怎么可能与沛人扯上关系。史学界最权威的文献《明
朱元璋“教子以德”
作者:暂无 来源:颍州晚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教子以德”不是现在才提出的。因为“德”既能补体,也可补智,所以古人一直遵循着这条原则来教育子女。明太祖朱元璋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他既重视教育孩子求知,更重视帮助他们“正心”,即品德教育。为此,他采取了重言传、聘严师、亲力行的办法。他曾经严肃地训诫太子和其他儿子,说:“你们知道‘进德修业’的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