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刘伯温与朱元璋
作者:暂无 来源:嘉兴日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朱元璋出世从前有对夫妻养了两个伢伲,丈夫在外面帮人家看风水,有点名气。他的两个伢伲却不争气,天天游手好闲、坐吃山空。夫妻俩一点办法都没有。转眼两个伢伲都二十来岁了。有一天,大伢伲对父亲说:“爹,你
刘伯温画谏朱元璋
作者:暂无 来源:江苏科技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朱元璋称帝之后,国事其中一件就是封官行赏,对于那些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封赏比较容易,而对自己的亲戚朋友,朱元璋却发愁,进退维谷,拿不定主意。这时军师刘伯温体察到了他的矛盾心理,欲直言进谏,又恐惹怒了朱元璋,左思右想,便画了一幅画进献给朱元璋朱元璋仔细观赏着,画面上画着一个男子,头发蓬乱如麻,
朱元璋哲理治贪官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生活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每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前,都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水井旁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从外面取水灌入井里,满了就要加高井台,一旦台破水溢,就会殃及你的乌纱帽。”面对井的警示,许多官员都能恪守例律,廉洁为官。如常州郡守许度平时最爱吃太湖白鱼。有一次,一
朱元璋哲理治贪官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生活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每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前,都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从外面取水灌入井里,满了就要加高井台,一旦台破水溢,就会殃及你的乌纱帽。”面对井的警示,许多官员都能恪守例律,廉洁为官。如常州郡守许度平时最爱吃太湖白鱼。有一
朱元璋佩服的奇男子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清代阎若璩著《潜邱札记》记载:明初,在许多郡、府的官衙院落中都有一口水井,井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一个醒目的“警”字。原来,明太祖朱元璋第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时,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亲自摆案焚香、三拜九叩,然后说:“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就像这井水,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也像守
朱元璋时代的绑缚进京
作者:沈玮玮  来源:人民法院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代司法最有特点之处莫过于厂卫介入,这是从体制内入手以司法之名撬动绳顽的杠杆。而早在朱元璋时代开创的赋予“高年有德耆民及年壮豪杰者”可直接将污吏贪官“绑缚赴京治罪”之权(以下称绑缚进京),则是从体制
朱元璋治嘴巴
作者:暂无 来源:黄河口晚刊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朝洪武年间,适逢全国灾荒,百姓生活很艰苦,而一些达官贵人却仍然花天酒地。朱元璋决定自上而下整治一番挥霍浪费的吃喝风,只是一时又难于找到合适的时机,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来了。皇后生日那天,满朝文武官员都来祝贺,宫廷里摆了十多桌酒席。朱元璋吩咐宫女们上菜。首先端上来的是一碗萝卜,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烧船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初定天下时,需要多造些船来运送粮食,有一件事情,让他感觉十分头疼,那就是造船需要很多钉子,但负责造船的工匠,往往会利用造船的时机,虚报所用钉子的数量,因为船已经造好,钉子全部钉到了木头里面,到底用了多少钉子,根本没有办法计算,只能任凭工匠们说了算。一次,朱元璋又下令让工匠们造船,为了从中
朱元璋赐名朝鲜
作者:暂无 来源:松江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元朝与高丽一直保持着比较特殊的关系,自元世祖忽必烈后,高丽的历代国王几乎都是元朝皇帝的女婿(尽管其王后不一定是元朝皇帝的亲生女儿),而高丽的美女也成为一种特殊的贡品,元朝灭亡后,明朝继续接收这种贡品,后来的清朝也不例外。而赏赐高丽女子给大臣当小妾也成了皇帝的一种恩赐。但这种关系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
朱元璋与“凤阳豆腐”
作者:暂无 来源:洞庭之声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据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在凤阳,年幼时家境贫寒,靠乞讨度日。有一天,朱元璋在凤阳城内的黄家小饭店讨得一碗豆腐,吃后深感味道鲜美。之后,就经常去这家饭店讨吃。后来他当上了皇帝,便下令将凤阳黄家小饭店的厨师招进皇宫,专门为他烹制“凤阳豆腐”。从此,这道菜身价百倍,驰名华夏大地,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