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托虎踞而仪凤凰 ——朱元璋故里行
作者:刘仲孝  来源:鸭绿江(上半月)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都城  皇陵  中国农村改革  朱元璋  凤阳县  凤凰  包产到户  民间艺术  历史文化底蕴  龙兴寺 
描述:“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是民间艺术凤阳花鼓所唱的一句鼓词。安徽凤阳是我国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中国农村改革率先实行“包产到户”的小岗村也在凤阳。当你踏上凤阳这块古老的土地时,一种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奇观壮景便会一一展现在你的眼前,
朱元璋的重典之治与预防犯罪之策
作者:江仁宝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执政  朝廷  中国历史  暴政  封建法制  臣民  预防犯罪  刑制  治国 
描述: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政绩卓著的封建皇帝,他曾亲自经历过元朝的暴政,深感“元政渎扰”,“旧政不便”,“元制不足法”。因此,他在执政后,十分注意强化封建法制,重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朱元璋强化封建法制有两个
从免租和赈灾看朱元璋的民本思想
作者:白艳艳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赈灾  免租  民本思想 
描述:免租、赈灾是历朝统治阶级都极为重视的一项措施。和历史上封建帝王加以比较 ,朱元璋是较为突出的。这既受传统儒学思想中以“仁政”为核心的民本思想的影响 ,也和其独特的平民经历密不可分。这一政策在明初
吴晗《朱元璋传》一九四八年手稿
作者:李坚  来源:中国文物报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明太祖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官僚机构  朱元璋  1948年  国家机器  手稿  毛泽东  吴晗  改写本 
描述:1965年三联书店出版的《朱元璋传》是著名明史专家吴晗的代表作,该书全面介绍了明太祖朱元璋由僧人到皇帝的一生,结合元末明初的历史条件,对朱元璋一生的功过作了具体的分析,实事求是地评价其历史地位,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历史方面达到新的高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吴晗先生治学严谨,《朱元璋传》经过二十年
朱元璋严惩贪官不手软
作者:小民  来源:检察日报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朱元璋  巩固政权  惩治贪官  手软  处绞刑  地方官吏  处以死刑  贪官污吏  受财枉法  严惩 
描述: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为了巩固政权,他严肃法纪,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惩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对贪污腐化行为深恶痛绝。因此,他非常重视法制建设,制定了严惩贪官污吏的法规法令。如官吏
朱元璋、蒙古部族与明初长城
作者:何宝善  来源:第九届国际明史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利用遥感技术从高空俯视万里长城,脉络清晰、气势壮观,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主要是明代所建的长城。通过图像计算和考古工作者实地考察验证,仅北京地区就分布着明代长城627公里,保存城台(墙台、敌台和战台)827座。①同样,在宁夏地区的墙体总长竟达1057公里(其中可见墙体为506公里),分布着营堡282座、墩台1065座。②至于分布在其他省、区的长城,虽然不少墙体和台堡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但从总
伟人百传 第4卷 成吉思汗 朱元璋 杰斐逊 林肯 甘地
作者:侯书雄  来源: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政治家  名人 
描述:本卷包括成吉思汗、朱元璋、杰斐逊、林肯、甘地五位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的传记,勾勒出他们的主要人生轨迹。
朱元璋与明朝文书档案事业的发展
作者:樊如霞  来源:福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文书档案事业  朱元璋  发展 
描述: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明朝统治者特别是朱元璋重视和加强档案工作的实绩 ,概述了明朝利用档案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试论朱元璋对伊斯兰教的态度及其政治影响
作者:金前文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伊斯兰教  社会政治影响  态度 
描述:本文主要论述了朱元璋对伊斯兰教的态度及其社会政治影响。笔者认为 ,朱元璋建国之后 ,由于政治、思想感情等因素 ,比较尊重伊斯兰教。在他的影响下 ,其后诸帝也比较优待穆斯林和伊斯兰教。这有力地推动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回族的最终形成 ,促进了明朝与周边穆斯林国家和地区的交往。
[2002-06-02] 朱元璋之孫墓群現武漢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位於武漢市江夏區二妃山的一處明代古墓群近日重見天日。據考古人員介紹,此次發現的是景陵王朱孟炤及其家族的群墓,共發現大小墓穴九座。朱孟炤為楚王朱楨(朱元璋第六子)的第八子。朱孟炤墓群此前僅有史料記載,此次共出土三十多件文物,有鉛灶、鉛盤、銅香爐、銅鏡、珍珠串飾等。出土文物中的木冊,記載了墓主人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