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和出海,走的就是仪凤门 朱元璋赋予其美好寓意:有凤来仪
-
作者:黄勇
来源:江南时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不等的河水满溢。为何友谊河经常泛滥?网上有人称,这和北宋王安石以及明代朱元璋有关。真是这样吗?扬子晚报记
-
朱元璋逼官员给穷人盖房清朝经适房为特权阶层建
-
作者:暂无
来源:鲁中晨刊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自古以来,住房问题就是一个让百姓苦恼的社会热点。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古代的各级官吏也想了不少法子。至于这些法子到底管不管用,那又另当别论。古代官员大多是无房户说起中国古代的住房制度,最有趣的,当属官员的住房问题。在人们看来,封建社会的官员是吃皇粮的特权阶层,他们的住房问题皇帝当然也管。这种想法,只对了
-
扬州俞姓祖先迁至捺山 传承900年 朱元璋曾赐世袭铁券和免死金牌
-
作者:宫煜
来源:扬州晚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扬州西山俞氏后人。俞氏后人仿制明太祖赐“誓书铁券”【编者按】家谱,又称族谱、宗谱或家乘,被誉为“穿越时空的家族聚会”,记载了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名字能否被记入家谱,在极为重视血脉传承的中国人眼中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本报开辟《家谱故事》专栏,讲述姓氏的来龙去脉及传承至今的家风。现
-
一世祖是朱元璋表兄二世祖修建了光岳楼
-
作者:林志彬
来源:聊城晚报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林志彬陈德,明朝初年的军事将领,为朱元璋的表兄,兼其贴身护卫。在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的战船搁浅。危急时刻,陈德身中九箭,力保朱元璋脱险。陈镛,陈德之子,也是明朝军事将领。聊城光岳楼便由
-
朱元璋残酷手段把控明城墙质量: 把渎职者当材料砌城墙里
-
作者:暂无
来源:江南保健报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桃花扇》里有个名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简直是一句盛世谶语,这不,年初时浙江奉化就有貌似坚固的钢筋水泥房子,春风不惊,突然倒塌,埋人于下,家园瞬间变成墓地。何止房子,还有路,有桥,还有……但凡建筑,骤起骤灭比比皆是,快者,刚刚剪彩数月,慢者,使用不过三五年,即以新闻形
-
李白诗中眺望的“三山” 并非朱元璋挖山填湖的三山
-
作者:盛婷婷 张可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资料图片据统计,中国古诗词中超1500首提到了南京。这批古诗词中涉及的南京几十处名胜故址,已经沉淀为南京历史人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最近扬子晚报记者与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2013级的师生们发起实地探访,寻找其中最有名的一批。今起,本报推出专题报道“诗意南京故址游”,为您介绍探访古诗词中的名胜故
-
朱元璋逼官员给穷人盖房清朝经适房为特权阶层建
-
作者:暂无
来源:奉化日报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自古以来,住房问题就是一个让百姓苦恼的社会热点。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古代的各级政府部门也想了不少法子。至于这些法子到底管不管用,那又另当别论。朱元璋逼着官员给所有穷人盖房在中国2000年的封建王朝时期,真正从普通百姓的角度出发,为他们解决住房问题的,要数明朝了。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农民皇帝,他出身穷苦,
-
朱元璋反文牍的背后 ——驳明史专家吴晗的一面之词
-
作者:吴迪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吴晗要把朱元璋树立成一个“文牍主义的坚决反对者”。(南方周末资料图/图)1959年吴晗写过一篇《反对繁文》的杂文,文中说“文牍主义”有“多、长、空”三大病。多:因为写字方便,能当面说的也要写,结果
-
少年新闻学院“小讲解员”讲解国宝参观朱元璋老家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商报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徐蒙蒙简雅洁/文王志强/摄)8月15日,中国少年新闻学院安徽商报分院的小讲解员迎来国宝讲解阶段。同时,为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明朝兴衰史,组织方还特意安排前往凤阳参观学习。“大家好,我是小讲解员,欢迎大家来到我馆参观,我要讲解的是本馆八大镇馆之宝之一的国宝……”别听声音稚嫩,可当小讲解员把国宝故事
-
《百家讲坛》主讲人商传与读者共话朱元璋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万历年间刊行的《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三回里,潘金莲顺说了句当日流行的歇后语:“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意思是,此事尽人皆知,想瞒也瞒不住。万历距沈万三时代已两百多年,沈万三仍是名满天下,妇孺皆知,可见,沈万三确乎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沈万三,名富,字仲荣,历史上称他为沈万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