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773)
报纸(2244)
图书(368)
会议论文(113)
学位论文(31)
图片(4)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5528)
画说明光 (1)
明光名人录 (1)
(1)
山水风物 (1)
(1)
按年份分组
2016(299)
2013(472)
2010(537)
2008(395)
2005(114)
2001(65)
2000(70)
1998(44)
1989(46)
1986(33)
按来源分组
紫禁城(20)
社区(6)
民间故事选刊秘闻(5)
党政论坛(3)
中学历史教学(3)
做人与处世(3)
收藏(2)
连环画报(2)
北方文学(1)
现代作家(1)
朱元璋撰二丘乐章的重视民众思想
作者:南炳文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神道设教是中国古代历朝帝王巩固统治的重要办法,而对天地鬼神进行祭祀是其神道设教的常用方式之一,以此表示自己受命于天、具有代表世间臣民与上天沟通及联络的资格。朱元璋出身贫贱,当了皇帝后总有被人轻视
朱元璋外交思想与明初外交政策
作者:朱亚非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代名君朱元璋在起兵反元和建立明朝前后,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都表现出卓越才干,取得了非凡的建树,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后人总结。本文就朱元璋的外交思想及其推行的外交政策做一简略论述。
朱元璋法律意识二重性心理探析
作者:姜晓萍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朱元璋法律思想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引起了史学界和法学界同仁的注意,这些研究或是强调其“重典治国”之术,或是力证其“慎刑”“恤刑”之策,从而形成了激烈的学术论争。检阅明、清两代的大量史料,我们发现
韩国史学界朱元璋研究述评
作者:全淳东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清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其历史作用历来备受人们关注。如何评价他在元末社会动荡中推翻元室、建立明朝的历史意义?他又如何巩固和强化了君主集权?这些都是史学界热心探讨的课题。韩国史学界对
朱元璋振兴明朝的理论构想及其施政方略
作者:吴量恺  来源:第九届国际明史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明初的经济形势。当时的经济形势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元朝末年经过战火多年的破坏,天灾人祸的侵袭,至洪武元年(1368)明朝建立的前后,到处保留着战争的伤痕,疮痍满目,家园残破,民不聊生,北方、南方的农村经济都遭受到严重破坏,农业几乎无法进行再生产了:第一,土地荒芜,农业衰颓。田土是农业经济的根本,熟田变为荒田,意味着农业经济的衰败。这时在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上,到处是废墟,到处是荒田。就陕西府谷
论刘基对朱元璋“真命天子”形象的“塑造”及其所隐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作者:陈文新 郭皓政  来源:2006中国·温州国际刘基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从刘基却聘说起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刘基隐居家乡青田。这年,孙炎"克处州,授总制",朱元璋命他礼聘刘基、宋濂、叶琛、章溢等出山,刘基委婉地拒绝了。孙炎遣使再往,刘基送他一柄家传宝剑,孙炎
朱元璋期间服饰在社会秩序及等级制度中的位置
作者:马骊  来源: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的规范化,也在明太祖的专制政权中留下了痕迹。应该说,在朱元璋的统治期间,建立了一些特别严格的“限制奢侈法”,以此来监督社会的秩序从而达到保持其社会稳定的目的。朱元璋企图把全国的臣民分职分类分级,他
朱元璋与明代前期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开发
作者:卞利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淮河流域地处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之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淮河流域无论在社会经济,还是在军事政治方面,都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两宋以前,这里曾经是重要的经济区和繁华的水陆交通要道,其经济和所谓“江淮富庶,冠于全国。唐人据之以维持三百年之统治,故唐以前即有‘江淮稻梁肥’之谚。”
抑商与通商:明太祖朱元璋的商业政策
作者:张明富  来源: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商业政策,在诸多教材、论著中皆有零星涉及。但,迄今,尚乏全面、系统的论述。且大都认为,朱元璋“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然而,阅读这一时期的史籍,觉得此论点大有值得商榷之处。“重农
试述朱元璋的民族政策及对民族地区的治理
作者:徐晓庄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是由其民族观决定的。在逐出蒙古和降服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过程中,朱元璋从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立场出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观:首先稳定“内华夏外夷狄”格局,通过“因俗而治”、“用夏变夷”,最终达到“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