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1)
图片(24)
报纸(18)
图书(4)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27)
山水风物 (22)
明光记忆 (6)
明光文献 (5)
明文化 (5)
风景名胜 (4)
画说明光 (4)
(3)
历史典故 (1)
文学艺术 (1)
按年份分组
2018(5)
2017(21)
2015(6)
2012(5)
2011(2)
2006(7)
2003(2)
1999(1)
1988(1)
1986(2)
按来源分组
-1(32)
中国城市经济(2)
世纪(1)
电视研究(1)
当代电视(1)
党史纵览(1)
天津工人报(1)
联合时报(1)
南方人物周刊(1)
上海采风(1)
汪道涵亲属表示汪丧事将从简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新华社上海12月26日电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亲属26日就台港澳和海外人士吊唁汪道涵会长事,在上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汪丧事将从简,仅能满足汪老部分生前友好及其代表前来上海吊唁的愿望。汪老亲属表示:“有许多台湾人士、港澳人士、海外侨界人士希望能亲赴上海参加家父告别仪式,进一步表达悼念之情
汪道涵派副手赴台悼辜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汪道涵表示,辜振甫先生逝世一個月來,兩岸同胞對他尊重「九二共識」的立場和為兩岸關係發展作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我個人也沉浸在對老友的緬懷之中,很想親赴靈前祭奠,但因年事已高,力不從心。我願請參與過汪辜會談、多次見過辜先生的孫亞夫、李亞飛兩位先生,作為我個人的代表,接受辜振甫先生家屬的邀請,赴台北專程
悼念辜 汪道涵擬再表心意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台灣中廣新聞引述汪道涵的重要智囊、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透露:中國人最講禮節、最重情意,如果政治氣氛融洽、身體情況許可,汪「有機會」親自前來。中廣新聞表示,章念馳也語帶玄機,表示「中國人是最講禮
嘉山抗战中的“双枪女侠”凌泉
作者:贡发芹  来源:纵横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原名  女侠  农民家庭  安庆市  倔强  抗战  怀宁县  安徽省 
描述:“双枪女侠”美名的由来 凌泉,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性格倔强,就像一个男孩子,不受拘束。凌泉是原名,抗战时因革命需要改名赵云生,此后就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原名了。
嘉山定为“明光绿豆”生产基地
作者:史克炯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8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日前,由明光市绿豆协会申请注册的“明光绿豆”证明商标(即原产地保护)在国家工商总局获得注册。明光绿豆(简称“明绿”),是明光市驰名中外的名优特产,以其“粒大皮薄、饱满亮绿、汤清易烂、香浓爽口”等特征和“营养丰富、清热解毒”等内在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曾在国内外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上多次获奖,
毁家纾难的嘉山民主政权县长汪道涵
作者:贡发芹  来源:皖东晨刊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汪道涵,安徽省明光市明光街道办事处(原安徽省盱眙县明光镇,1932年11月新置嘉山县明光镇)人。1915年3月27日出生于芜湖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校。父亲汪树德(1879-1963),字雨相,晚清秀才。早年投身民主革命,为同盟会首批会员,思想进步、开明、为人正直,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汪道涵原名汪导淮,兄
民国时期嘉山县城——老三界
作者:暂无 年份:2019 期刊类型 :图片
描述:民国时期嘉山县城三界在嘉山县设治之前就与来安县城关相当,设治之后曾一度繁荣,但不入就衰落下来,现在只是一个村庄,它的衰落是日寇侵华的一大罪证。 三界原来只有一处,那就是老三界,有老三界自然就有与其
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期刊类型 :图片
描述:迅速占领京、沪,扬言要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上海军民奋起抵抗。12月30日,日军侵占嘉山县城(老三界)。1000余间房屋被日军焚烧。1938年1月18日,日军占领明光。日军在铁路沿线设据点,建立伪政权
儒雅市长 爱书智者——追忆市长汪道涵同志
作者:姚一鸣  来源:东方书林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儒雅市长 爱书智者——追忆市长汪道涵同志
朱元璋曾有白话圣旨 文中写“秀才,近前来”
作者:暂无 来源:太仓日报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朱元璋斩婿》剧照。记者吴海涛摄晨报讯(记者吴海涛)7月11日,由夏县蒲剧团表演的历史剧《朱元璋斩婿》在河东会堂上演,演员精彩的表演、曲折动人的剧情,赢得河东戏迷的阵阵叫好。该剧主要讲述了明洪武年间,当朝驸马常天亮与云南当地官员狼狈为奸残害百姓。民女张翠姑为母申冤,上告公堂,常天亮屈杀无辜,张翠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