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773)
报纸(2244)
图书(368)
会议论文(113)
学位论文(31)
图片(4)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5528)
画说明光 (1)
明光名人录 (1)
(1)
山水风物 (1)
(1)
按年份分组
2016(299)
2013(472)
2010(537)
2008(395)
2005(114)
2001(65)
2000(70)
1998(44)
1989(46)
1986(33)
按来源分组
紫禁城(20)
社区(6)
民间故事选刊秘闻(5)
党政论坛(3)
中学历史教学(3)
做人与处世(3)
收藏(2)
连环画报(2)
北方文学(1)
现代作家(1)
朱元璋与明代文化(提要)
作者:陈梧桐  来源: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一生的活动,对明代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而为明中后期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
朱元璋教子的实践、成效与现代启示
作者:董家魁  来源: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古人曰:"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教子,显然是"齐家"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不少有作为、有远见的帝王不仅工于治国,而且善于齐家,尤其严于教子。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如此,明代史料中留下了很多他在教
考察朱元璋出生地的情况汇报
作者:刘思祥  来源: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11月1日,参加"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的部分代表考察了朱元璋出生地。人员如下:林金树、陈梧桐、高寿仙、张宪博、张英聘、李小林、王红、刘明杉、宋超、胡凡、周喜峰、吴仁安、赵联赏、刘思祥。由
朱元璋对明代冕服制度的影响
作者:赵联赏  来源: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朱元璋是历史上传奇皇帝之一,虽然出身微贫,文化有限,但他勤奋好学,颇具治理国家的智慧天赋。他深知礼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核心,在统治国家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指出"礼者,国之防范人道之纪纲
简论朱元璋的华夷思想与民族政策
作者:周喜峰  来源: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华夷思想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基本对立的方面:即夷夏对立、华夷天隔和夷夏一体或华夷一家。朱元璋作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汉族王朝的创立者,其华夷思想既是明初汉族士大夫
关于朱元璋出生前后的“圣瑞”问题
作者:夏维中 吴恬  来源: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明史》中有关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前后的"圣瑞"记载~①,影响极大。人们大多视之为俗套,或习以为然,或不以为然。其实,这一传说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历史渊源,而其在明代的流传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诸多变化,更是扑朔迷离,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重新解读和考辨。一、"圣瑞"最早的文本编撰
朱元璋整饬吏治的基本措施和特点
作者:马社香  来源:第十二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朱元璋  基本措施  整饬吏治 
描述:朱元璋整饬吏治,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中既光鲜又颇有争议的一页。对朱元璋铁腕整饬吏治进行客观深入的探讨,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笔者不吝浅陋,抛砖引玉,以求方家指正。
朱元璋、蒙古部族与明初长城
作者:何宝善  来源:第九届国际明史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利用遥感技术从高空俯视万里长城,脉络清晰、气势壮观,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主要是明代所建的长城。通过图像计算和考古工作者实地考察验证,仅北京地区就分布着明代长城627公里,保存城台(墙台、敌台和战台)827座。①同样,在宁夏地区的墙体总长竟达1057公里(其中可见墙体为506公里),分布着营堡282座、墩台1065座。②至于分布在其他省、区的长城,虽然不少墙体和台堡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但从总
朱元璋的礼法兼用与重典治吏
作者:朱亚非  来源: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凡研究朱元璋之治国举措者,无不认为其严厉刑罚、重典治吏是一鲜明特色,但对其礼乐教化论及较少。实际上,朱元璋是将法制和礼教有机结合在一起加以使用的,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朱元璋在反元起兵、攻克南京
朱元璋与北方学校教育
作者:战继发  来源:第五届中国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明史学会第三届年会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明太祖朱璋重视发展大明帝国的教育事业,是人所共知的,对此,海内外学者亦多有所论;但对朱元璋在发展北方学校教育方面所持的态度、实施的政策及其作用,却鲜有专论。笔者认为,这是研究明代教育史不应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