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27)
报纸(12)
图书(11)
会议论文(8)
新闻(6)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418)
(15)
(10)
(10)
人物名家 (9)
(2)
(2)
按年份分组
2016(74)
2015(37)
2014(24)
2013(34)
2010(22)
2006(12)
2002(3)
1998(5)
1997(6)
1994(4)
按来源分组
-1(37)
中国糖料(12)
安徽农学通报(11)
中国农技推广(6)
特种经济动植物(3)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
教育与职业(1)
中外企业家(1)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
林业实用技术(1)
甜叶菊种植特点及栽培技术
作者:范杰 郑德芳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栽培技术  种植特点  收获  田间管理 
描述:甜叶菊种植特点及栽培技术
早春马铃薯 甜叶菊 秋甘蓝无公害生产技术
作者:李瑞锋 郝秀明 杜振兵  来源:北京农业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市场风险  春马铃薯  秋甘蓝  种植技术  种植模式  无公害生产技术  农民收入 
描述: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是中国甜叶菊之乡。近几年,我们大力推广了早春马铃薯-甜叶菊-秋甘蓝无公害种植技术,不仅降低了种植单一作物甜叶菊带来的市场风险,而且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该种植模式一般667米2产马铃薯1200~1300
早春马铃薯、甜叶菊、秋甘蓝无公害生产技术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农业(实用技术)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早春马铃薯、甜叶菊、秋甘蓝无公害生产技术
甜叶菊移栽及田间管理技术
作者:付纯白 别田勇 申同山 侯绍忠 涂江荣 刘建军  来源:现代化农业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移栽  田间管理 
描述:甜叶菊移栽及田间管理技术付纯白别田勇申同山侯绍忠涂江荣刘建军(黑龙江省延军农场萝北154231)甜叶菊是一种糖类植物,它易种植,收益大。延军农场1995年试种甜叶菊0.7hm2,1996年试种1.0hm2。1997年种植1.4hm2,甜叶菊干叶产量2...
甜叶菊高产栽培技术(下)
作者:高志明  来源:致富天地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高产栽培技术  糖料作物 
描述:上篇回顾:甜叶菊是一种新兴的糖料作物,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中含糖甙的甜度为蔗糖的300倍,释放的热量仅为普通食糖的1/300,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中。甜叶菊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喜温耐湿怕旱,属短日照作物。以种子繁殖为主,春播一般在
甜叶菊栽培技术要点(问答)
作者:张学才  来源:浙江亚热带作物通讯 年份:1981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甜叶菊栽培技术要点(问答)
甜叶菊高产栽培技术(上)
作者:高志明  来源:致富天地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扦插繁殖  甜叶菊  苗床  高产栽培技术  种子处理  分株繁殖  千粒重  培育壮苗  种子繁殖  繁殖方式 
描述:甜叶菊的繁殖方式有三种: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但以种子繁殖为主,本篇就此作一些介绍:1.苗床选择甜叶菊的种子细小,一般千粒重只有0.20一0.35克,贮藏的养分少。因此,必须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土或坡.f做苗床。苗
早春甜叶菊扦插育苗技术
作者:李琴 蔡瑞华  来源:中国糖料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扦插  甜叶菊  育苗 
描述:在长江下游地区的生态条件下,利用早春扦插繁殖甜叶菊苗,能加速扩大甜叶菊新品种推广面积。在扦插育苗时,关键是甜菊苗头质量和数量以及扦插后的管理,扦插苗的株行距为3cm×3cm,扦插深度以1.5~2cm为宜,苗床温度一般控制在25℃左右,中午前后拱棚内温度高于30℃时应立即通风,以保证苗健壮生长。
春甜叶菊高效无公害生产技术
作者:李瑞锋 陈祖亮 文连臣 张建立 张秀莲  来源:中国农技推广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推广应用  农业增效  甜叶菊  增产  技术体系  组配  亩产  中国  纯收益  无公害生产技术 
描述: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是“中国甜叶菊之乡”。2000~2003年,为确保任城区甜叶菊生产持续发展,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我们对春甜叶菊无公害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2003年组配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
临泽县开发种植甜叶菊的优势效应及栽培技术
作者:周兴海 陈林年 左治舜 陈录庆 李多忠  来源:农业科技与信息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栽培技术  优势效应  临泽县 
描述:分析了临泽县开发种植甜叶菊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增收性、种植友好性等优势效益,论证了甜叶菊的用途、前景、最终产量、最大化效益,提出了适宜该辖区种植的栽培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