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4)
报纸(6)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21)
按年份分组
2015(9)
2013(1)
2012(1)
2010(1)
2009(1)
2008(1)
2007(1)
2006(2)
2000(2)
1999(2)
按来源分组
领导科学(1)
理论参考(1)
新快报(1)
新侨报(1)
宜宾日报(1)
中国企业家(1)
今日文摘(1)
今日文摘 下半月(1)
东方收藏(1)
山西农民报(1)
朱元璋如何防止官吏“带病提拔”
作者:本刊辑部  来源:凤凰资讯报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起自民间,目睹元末政治腐败,深恨贪官污吏害民,因而于建国之后大力整顿吏治,不仅设立章程,禁止官吏玩忽职守、不务公而务私,而且制定严刑峻法,制裁贪官污吏,纠正贪墨之风,同时还廉洁自律,身体力行
朱元璋时期官吏职务犯罪研究
作者:柳俊伟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元璋  职务犯罪  原因  官吏 
描述:朱元璋时期官吏职务犯罪研究
朱元璋诛杀开国元勋有何苦衷
作者:本刊辑部  来源:凤凰资讯报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关于朱元璋疯狂屠杀功臣元勋的心理动因,后世历史学家有不同的解释,最有代表性的解释是,朱元璋看到皇太子懦弱,担心他死后强臣压主,所以事先消除隐患。这种解释有一则宫廷秩闻可为佐证:有一天皇太子劝说父亲不要杀人太多,朱元璋把一根长满了刺的棍子丢在地上,命皇太子用手拾起来。皇太子一把抓住刺棍,结果给扎破了手掌并连声呼痛。
试析朱元璋重典治官吏与屠戮功臣
作者:侯馥中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杀戮  吏治  贪赃  违法  功臣宿将 
描述:,冀图通过国家法律的框架严肃吏治和约束功臣。然而,事与愿违,官吏贪赃枉法,功臣更是骄纵不法,严重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严峻的形势使朱元璋的“忧危”情绪日甚一日,更激起其猜忌多疑的心理。于是,在洪武中后期
朱元璋与明初官吏队伍的建设
作者:张春英  来源:济宁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初  朱元璋  官吏队伍 
描述: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为巩固新建王朝 ,缓和阶级矛盾 ,刷新政治 ,采取一系列措施 ,建立了一支奉公守法、公勤爱民的官吏队伍 ,为明朝前期的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有感于朱元璋对官吏的奖罚
作者:周凌华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浙江台州  朱元璋  干部队伍  严重警告  中间状态  考核结果  个别谈话  生机和活力  不称职  晋升工资 
描述:有感于朱元璋对官吏的奖罚
朱元璋整顿官吏作风:报告空洞者被暴打
作者:暂无 来源:皖南晨刊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朱元璋大力整顿官吏作风,在改善文风、提高效率上动了不少脑筋。就在狠揍茹太素之后,他命令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现存朱元璋的许多重要指示,干脆就是口语,乡下老太太都能听得懂记得住,这在历代皇帝中极少见。《明史》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段子”,今天读来还让人会
朱元璋整顿官吏作风:报告空洞者被暴打
作者:暂无 来源:莱西市情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朱元璋大力整顿官吏作风,在改善文风、提高效率上动了不少脑筋。《明史》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段子”,今天读来还让人会心一笑。1376年,司法部副部长茹太素给朱元璋打了一份报告,长达17000字,朱元璋看得眼花,就让秘书王敏念给他听,都念到6300多字了,还不知道要说啥。朱皇帝实在受不了,当场找人把茹部长狠
元老问题的古代智慧之二 朱元璋:诛杀功臣乱了天下
作者:蒋元明  来源:改革先声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权在握  明太祖  朱元璋  胡惟庸  起义军  军人  老问题  如何对待  明王朝  功臣 
描述:如何对待功臣、旧部,几乎是每一个开国之君都会遇到的问题。明太祖朱元璋是靠棍棒取天下的,他的那帮哥们儿,随他起兵的“二十四将”,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朱元璋不但和元朝作战,还要平定各路起义军、诸侯,一统天下,所以造就了一大批功臣名将。但朱元璋坐了天下后,这些功臣名将大都一个个死于非命。朱元璋本来想靠封儿子为王,派到全国各地去坐镇,再大封功臣,旧部,好继续效忠他,用这两条来巩固他的明王朝。但有的功臣,不免居功自傲,专权弄权,稍微一责备,便心怀怨恨,再加上小人挑拨,矛盾就加剧了。特别是丞相胡惟庸,大权在握,一意专
从《大明律》看明太祖朱元璋对官吏犯罪的处罚
作者:马建荣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犯罪  官吏  大明律 
描述:朱元璋在位期间采取重典治国、礼法并重的原则治国,主持了多项法律制定工作及大量法律实践,其中绝大部分都涉及官吏犯罪。本文将从《大明律》入手,通过对法律制定、监督机制及吏治特点三方面的阐述,探讨明太祖时期对官吏犯罪的处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