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7)
报纸(42)
会议论文(3)
图书(3)
新闻(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46)
山水风物 (44)
(3)
(2)
(2)
(1)
按年份分组
2016(19)
2015(6)
2014(4)
2010(7)
2009(12)
2007(6)
1999(2)
1997(1)
1994(1)
1989(2)
按来源分组
-1(8)
滁州日报(7)
前线(1)
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1)
食品与健康(1)
现代交通管理(1)
公路(1)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
雨花(1)
香港文汇报(1)
涓涓清流润民心
作者:暂无 来源:滁州日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都是党的政策好啊,让我又重见光明了!”患白内障已失明8个年头的袁有楼老人,今年接受复明手术重见光明后激动地说。近年来,明光市坚持把民生工程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桩桩、一件件实事,犹如涓涓清流,滋润着百姓的心田。医疗卫生福及百姓明光市不断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扩大医疗卫生服务覆盖面。
朱元璋子孙挖大龙脉秘闻
作者:暂无 来源: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九龙山  行为 
描述:校,出于泄女真人王气、挖断大龙脉的需要,把位于北京西南大房山系九龙山附近的金国帝王陵寑全给捣毁了。这里,就来说说这桩鲜为人知的“天启掘陵”秘闻。 金国虽然不是一个统一王朝,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轻
朱元璋吏治重清廉
作者:杨洪榜  来源:前线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政清廉  政府  勤俭  朱元璋  吏治  长治久安  皇帝  农民战争  官吏  惩贪 
描述:朱元璋出身穷苦,通过农民战争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在总结历代兴亡教训时说:“自古王者之兴,未有不由勤俭;其败亡,未有不由奢侈。”他深知只有政府及其官吏的清廉,政权才能巩固,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要使政府和
朱元璋吏治重清廉
作者:杨洪榜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政清廉  洪武  廉洁  朱元璋  吏治  明史  听后  出身  官吏  重要内容 
描述:于勤俭,其败亡未有不由于奢侈。为使天下官吏能保持政廉洁,自己也某种程度上身体力行。据《明史·仪卫志》记载,明初(朱元璋)诏礼官,卤簿弥文务从节省,以示尚质去奢之意。(卤簿:古代帝王官吏出行时的仪仗
朱元璋子孙挖断了大龙脉
作者:倪方六  来源:民间故事选刊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子孙挖断了大龙脉
朱元璋拜井倡清廉
作者:周铁钧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清代阎若璩著《潜邱札记》记载:明初,在许多郡、府的官衙院落中都有一口水井,井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一个醒目的“警”字。原来,明太祖朱元璋第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时,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亲自摆案焚香、三拜九叩,然后说:“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就像这井水,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也像守
朱元璋拜井倡清廉
作者:周铁钧  来源:宜春日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据清代阎若璩著《潜邱札记》记载:明代初期,在许多郡、府的官衙院落中都有一口水井,井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一个醒目的“警”字。原来,明太祖朱元璋第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时,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亲自摆案焚香、三拜九叩,然后说:“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就像这井水,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做清官、拿俸禄过日子,
朱元璋后裔曾藏身永清村?
作者:张家旗  来源:宝鸡日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永清村里的西周公庙高新区马营镇永清村是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村庄,这里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周公庙。近日,我市史志学者吴正茂先生向记者提供了民国续修,近年整理的《水洛吴氏世族分籍虢县陈南世家谱》(以下简称《吴氏世家谱》)中,则记载了一段从明末到20世纪初,永清村曾有过的一段秘密往事。刚正行事获破格提拔这
我市引进试种甜叶菊获得成功 每年产两季 亩收入25004000元
作者:暂无 来源:自贡日报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曹湘黔)记者从6日我市召开的甜叶菊生产工作会上获悉,今年7月初,我市从四川汉龙集团公司引入甜叶菊,分别在五宝镇吴家村和黄市镇农丰村试验种植。经收割测产,净作亩产干叶150公斤以上,间作亩产干叶100公斤左右,每年能产两季,目前,市场售价每公斤12元,即净作两季亩收入可达4000元左右,间
意境清新 情韵悠长
作者:杨梅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与朱元思书》  吴均  赏读 
描述:齐梁时代的作家多文风浮艳,以典故辞藻取胜,重形式而轻内容,但吴均的诗文却能以真情实感、清新挺拔而见长,在当时独树一帜,影响很大.他的是用骈体形式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份书信,课文为其节录部分,是一篇清新自然的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