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0)
学位论文(2)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31)
人物名家 (10)
(1)
(1)
(1)
按年份分组
2016(5)
2014(5)
2013(3)
2012(1)
2011(2)
2007(2)
2001(6)
1987(1)
1981(1)
1960(1)
按来源分组
-1(3)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
安庆医学(1)
安庆日报(1)
咬文嚼字(1)
温州瞭望(1)
土壤通报(1)
浙江亚热带作物通讯(1)
生态环境学报(1)
安徽农业科学(1)
小切口顺逆结合切胆囊
作者:霍淑铭  来源:安庆医学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胆囊管  术中出血  胃肠道  胆囊良性疾病  功能恢复  小切口  胆囊动脉  胆囊切除术  外科技术  顺逆 
描述:传统的胆囊切术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最彻底的方法,经过百年的临床实践,已被公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但随现代微创伤外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病人接受。但亦无可否认也是因外科医生受到病人
灌溉和施对甜叶菊(Stievia rebaudiana)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永平 张恩和 蔺海明 何庆祥 魏玉杰  来源:中国沙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产量  灌溉  光合速率  施氮 
描述:为了解水、供应水平对河西绿洲灌区甜叶菊(Stievia rebaudiana)光合作用和产量的调控效应,研究了灌溉量(常规灌溉,320mm;节水20%,灌溉256mm;节水40%,灌溉192mm
甜叶菊氮肥用量及其效益
作者:赵永光  来源:土壤肥料 年份:198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氮肥用量  无机肥  肥料施用量  投资效率  试种成功  甜度  氮肥施用量  为高  经济利用  多年生草本 
描述: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巴拉圭,巴西,目前世界不少国家已引种,家化栽培成功。我国于1977年从日本引进,经25个省市试种成功。其经济利用部份是叶片,含糖甙6—12%,甜度是蔗糖的300倍,为高甜度的天然糖源植物。为了明确甜叶菊引入我省栽培后的培肥技术,开展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灌溉和施对甜叶菊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调控
作者:赵永平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光合特性  甜叶菊  灌溉  甜菊醇糖苷  调控效应  施氮  干叶产量 
描述:和施对甜叶菊光合特性、干叶产量、甜菊醇糖苷含量以及水、利用效率等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在甘肃河西绿洲灌
pH/ORP系统在磷化废水处理技术中的运用
作者:张成书  来源: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混凝沉淀  磷化废水  pH/ORP系统 
描述:降到50mg/L,总从36 mg/L降到0.3mg/L,废水COD和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99%,达到排放标准。
洗衣粉是水污染的罪魁之一
作者:马克智  来源:生物学教学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污染  含磷洗衣粉  防治  污染源 
描述:洗衣粉是水污染的罪魁之一
低品位磷矿石选矿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黄才文  来源:化工矿物与加工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年生产能力  复合肥  选矿  生产经营  磷矿石  低品位  磷复肥 
描述:0引言合肥四方复肥有限责任公司原是一个矿肥结合企业,年选精矿(P2O5≥28%)3万t左右,历经数年的发展,目前拥有10万t磷铵、15万t普钙、10万t复合肥、6万t硫酸的年生产能力,磷矿石
热处理凹凸棒石结构、物性演化及其对的吸附作用
作者:谢晶晶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凹凸棒石  吸附  比表面积  凹凸棒石粘土  物理化学性质  热重分析  透射电镜  核磁共振  X射线粉末衍射  热处理 
描述:凹凸棒石加工和应用常常经历高温过程,热处理也是凹凸棒石粘土活化改性的常用方法之一。前人虽然认识到随着温度升高凹凸棒石脱水、结构演化,表面性质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但是对凹凸棒石表面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源尚缺少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和产业界对凹凸棒石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特别是凹凸棒石热活化过程中结构和物性演化规律及其变化的本质缺少深入系统地理解。为此,本文系统采取明光市官山东风矿业采矿场剖面样品,在查明矿石矿物组成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矿石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27
微生物接种对洋桔梗生长与植体变化之研究
作者:林素禎 林淑媛 吳繼光  来源:中华农业研究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丛枝菌根菌    洋桔梗  游离性固氮细菌  溶磷细菌 
描述:本試驗利用接種叢枝菌根菌、溶細菌及游離性固氮細菌,期能幫助洋桔梗生長。洋桔梗幼苗在4個葉片時進行接種試驗,栽培介質為蛭石、珍珠石與泥炭苔的混合物(體積比為6:3:1),生長溫度為23℃/18
磷酸根离子对丛枝菌根菌孢子发芽与菌丝生长之影响
作者:林素禎 吳繼光  来源:中华农业研究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菌根菌     
描述:本文主要探討磷酸根離子對本省土壤中較常見的幾種叢枝菌根菌孢子的發芽率與菌絲生長之影響。所使用的菌種有六種同,Acaulospora scrobiculata,A. morrowiae, Entrophospora kentinensis, Glomus mosseae, G. occultum與G. versiforme。試驗結果發現,E. kentinensis, G. mosseae這兩種菌根菌孢子,當磷酸根離子濃度在0.4~10mM時,孢子發芽率最高,分別為73.3~90.0%,71.8~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