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3)
期刊(89)
图书(43)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238)
山水风物 (8)
(1)
(1)
按年份分组
2016(13)
2015(15)
2014(15)
2013(28)
2012(20)
2011(17)
2009(12)
2008(17)
2007(15)
2002(3)
按来源分组
南京日报(4)
滁州日报(3)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1)
惠州日报(1)
德周刊(1)
时代报告(1)
传奇文学选刊(情话)(1)
江南(1)
南华大学报(1)
杨坚朱元璋真是节俭的皇帝吗?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商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由于中国历史上奢侈荒淫的帝王太多,因此杨坚、朱元璋穿穿旧衣,坐坐旧车,或是烧一堆绫罗绸缎,便成了黑暗中耀眼的亮点。而经史学家不厌其烦地大书特书,一再吹捧,这一亮点便无穷放大,把杨坚、朱元璋大兴土木的史实掩盖住了。(据《书屋》梅晓东/文)杨坚建行宫数十所隋文帝杨坚是以节俭著称于史的皇帝之一。史籍有关于
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很节俭”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快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2014年,南京将建成明故宫考古遗址公园,关于明故宫的很多谜团也正在一步步揭开。12月8日,南京明史专家马渭源受邀做客《市民学堂》,他从史学的角度,讲述了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皇宫、城墙,“历史上的朱元璋很节俭,有官员建议,皇宫中铺大理石,遭到了朱元璋的呵斥。”□现代快报记者胡玉梅燕雀湖真的填了?“
杨坚与朱元璋真是节俭的皇帝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大众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隋文帝杨坚是以节俭著称于史的皇帝之一。史籍有关于他奉行节俭的记载:乘舆与日用之物,破损后修补再用,轻易不换新的;后宫妃嫔穿的衣服都已洗过多次;一次拉肚子,太医为他配止泻药,需胡椒粉一两,遍寻宫内而
历朝开国皇帝大传丛书 威猛浑厚 朱元璋
作者:姜正成  来源: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朱元璋  1398  传记  1328 
描述: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
杨坚与朱元璋:“节俭皇帝”表里不一
作者:梅晓东  来源: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在中国古代数百个皇帝中,确有少数人崇尚节俭,如汉文帝刘恒,与皇后亲事农桑,并诏告天下,拒受贡献,在位二十四年不增宫室、车马、舆服,死前遗诏命丧事从简,其陵墓皆瓦器,不用金银铜锡为饰……但有些皇帝所谓
朱元璋当皇帝后听不得人说“则”字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则”字  皇帝 
描述:朱元璋早年参加郭子兴的队伍.靠杀人放火而起家.因此特别忌讳人家拐着弯子骂他是“贼”,他对“贼”字的警惕简直到了神经过敏的地步。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给人当枪手
朱元璋:手段最狠的反贪皇帝
作者:暂无 来源:吴忠日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还是在大明王朝建立的前夕,朱元璋将文武百官请到自己的身边,给大家出了个题目:元朝为什么会迅速土崩瓦解?不久将诞生的新王朝当务之急是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高参刘基首先进言:“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纪纲整肃,然后才能实施新政。”朱元璋感到言之有理,也深感大明朝的当务之急,应是制定法律,以法治国。根据朱
“市民学堂” 昨讲草根皇帝朱元璋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日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吴云青)昨天上午9点,在南京广电大厦,首位登上美国讲坛的明史专家马渭源开讲《大明风云之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是新版“市民学堂”的第二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历史上与南京渊源最深的人物之一
表面节俭的皇帝杨坚与朱元璋营造宫室耗费惊人
作者:暂无 来源:内蒙古晨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在中国古代数百个皇帝中,确有少数人崇尚节俭,如汉文帝刘恒,与皇后亲事农桑,并诏告天下,拒受贡献,在位二十四年不增宫室、车马、舆服,死前遗诏命丧事从简,其陵墓皆瓦器,不用金银铜锡为饰;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内宫无私藏,并保存在丹阳躬耕时使用的农具,以教育子女;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平生好俭约,病重时屡诫后来继
朱元璋:第一个试图盖“保障房”的皇帝
作者:暂无 来源:市场星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为百姓盖“保障房”,中国封建王朝就努力过。北宋时期,政府在首都开封设了四家“福田院”,每家福田院都有几百间住房,凡是逃荒入京的流民、赤贫破家的市民、无人奉养的老人,都有资格在里面居住,不管住多长时间都免费。不光住免费,吃也免费,政府供应一日三餐。到了南宋,福田院没有了,政府又开设了分工更加明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