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明光市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创建模式
作者:周福红  来源:中国农技推广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示范县  创建  测土配方施肥 
描述:安徽省明光市被列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为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坚持抓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和配方肥料下田,健全了管理体系、服务体系、技术体系和供肥体系,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切实做到"七有七到位",探索性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创建模式,促进了测土配方施肥长效机制的形成。
明光市测土配方施肥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游建秋 周福红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长效机制  "3414"试验 
描述:本文对明光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时策.
明光市平衡施肥技术推广的做法与成效
作者:李敬 游建秋 周福红 高秀川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效应方程  生理性病害  土壤化验  平衡施肥 
描述:明光市2000-2005年推广了平衡施肥技术.化验土样3816个,做小区试验15个,设示范区33个,累计推广面积24.35万hm2.效果显著,水稻增产13.76-18.47% ,小麦增产8.12-21.37%,绿豆增产11.56-31.77%.
明光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模式、措施和成效
作者:李敬 游建秋 周福红 游国文 高秀川 李品健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长效机制  项目互动  宣传培训 
描述:明光市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长效机制,探索了四种模式,通过全面布暑、分析化验、配肥生产、宣传培训、试验示范,多管齐下,农民的施肥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研究了各种作物的配方,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收、农业
明光市水稻平衡施肥效果研究
作者:李敬 田锡珍 游建秋 周福红 游国文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济性状  水稻  测土配方肥 
描述:水稻平衡施肥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肥料可以改善水稻的经济性状,增产503.0~1197.8kg/hm2,增幅达9.33~18.47 %,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明光市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作者:游建秋 周福红 李品健 于跃贤 马兵 蒋浩永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3414"肥效试验  推荐施肥量  小麦  施肥模型 
描述: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10个,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科学指导施肥提供依据.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推荐量分别为150-180kg/hm2、67.5-90kg/hm2、82.5-97.5kg/hm2.
包膜缓释尿素养分释放特性及水稻轻简施肥效应研究
作者:胡业功  来源:基层农技推广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产高效  轻简施肥  水稻  包膜缓释尿素  省工节肥 
描述:、氮素利用率、省工节肥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用的包膜缓释尿素氮素营养供应与水稻对氮素养分的需求规律基本同步。与当地推荐配方常规施肥处理(基肥+追肥,CK1)相比,包膜缓释尿素+普通氮磷钾复混肥
安徽省甘薯生产及施肥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王道中 张永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甘薯生产  调查分析  安徽省  施肥现状 
描述:[目的]分析安徽省甘薯施肥技术上存在的问题,为建立安徽省甘薯高效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5~6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甘薯种植面积较大的泗县、宿州市埇桥区、明光市和来安县
甜叶菊营养特点及施肥技术
作者:宋耀远  来源:现代化农业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甜叶菊  营养特点  种植业结构调整  施肥技术  农业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  亚热带区域 
描述:甜叶菊属菊科草本植物,别名甜菊、糖草、甜草。原产于南美亚热带区域,是一种新型糖源作物。甜叶菊具有高甜度、低热能、易容解、耐热和稳定等特点,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安全糖料,可代替糖和糖精等化学合成的甜味剂,被称为“第三糖源”。我国自1977年引入试种成功以来,现已在20多个省市栽培。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甜叶菊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甜叶菊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发展甜叶菊生产已成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甜叶菊的营养特性及施肥效应
作者:赵永光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氮磷钾  甜叶菊  配合施用  三要素比例  营养特性  方差分析  施肥效应  干物质积累  吸收强度  地上部 
描述:、P_2O_51.65斤、K_2O 7.63斤,三要素比例为1:0.3:1.42;甜叶菊在各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以现蕾期最多,营养生长期主要是氮钾,转入生育后期磷素仍然是不可缺的。其中养分大多吸自土壤,说明要获得高产,必需培肥土壤。方差分析表明,氮磷钾必需配合施用才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