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24)
期刊(317)
图书(8)
会议论文(5)
图片(2)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755)
明光名人录 (1)
按年份分组
2017(3)
2015(30)
2014(10)
2012(9)
2010(33)
2009(8)
2007(20)
2006(94)
2005(207)
1994(22)
按来源分组
珠海特区报(10)
中国城市经济(9)
-1(5)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
中国报道(1)
新华月报 上半月(1)
新华月报(天下)(1)
中外管理(1)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
财经杂志(1)
汪道涵的故乡情
作者:汪夕茹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汪道涵自幼聪慧好学,在父亲创办的明光小学和初中读书,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南京东南大学附中高中部录取,1932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他在学校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他毅然投笔从戎,全家奔赴延安,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1939年,时任新四军四支队战地
汪道涵的故乡情
作者:暂无 来源:皖东晨刊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汪道涵的故乡情汪夕茹汪道涵与发妻戴夕珂汪道涵和侄儿汪夕常汪道涵为滁州中学八十周年书写的题词国难当头回乡抗日1939年,时任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团长的汪道涵重返家乡,拯救在日本侵略军铁蹄下的家乡人民。他亲手发展和建立了嘉山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中共自来桥支部,点燃起家乡抗日的烽火。家乡人民尊敬他、信
汪道涵到姚明
作者:暂无 来源:新民周刊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断,从这个角度看,我想我是一个商业嗅觉比较灵敏的人,因为分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中国广告行业的了解和分析上。《新民周刊》:“创新”之后,面对聚集而来的跟进者,如何保持优势和领先地位?中国很多产品都有技术普及后,做差做滥做到没的往下趋势。江南春:分众创立后的前三年我们基本处在一个“狂奔”的阶段,
汪道涵到姚明
作者:卞宁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上海1980年的初秋,比往年要更冷些,9月12日入夜,10℃多一点的天已经有些寒意,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产房里,女篮中锋方凤娣为姚家生下个10斤的大胖小子,取名姚明。彼时,整个中国刚刚经过了一个不那么热的夏天,21个月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深刻地改变中国社会的格局,而65岁的汪道涵正在上海市市长任上
汪道涵在上海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今日看点本报特派记者上海报道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及其访问团一行可谓行色匆匆,在上海今天访问团的两项主要活动中,首项就是在一早拜会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据了解,此次宋楚瑜一行与汪道涵老先生会面的地点设在上海虹桥迎宾馆。而4天前,连战一行与汪老会面的地点,则是在距离汪道涵所住地隔几条马路的上海锦江宾馆小礼堂。据
汪道涵昨会见宋楚瑜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新华社电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8日在上海会见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汪道涵感谢宋楚瑜一行访问上海期间前来看望,对亲民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表示肯定,并预祝访问团来访取得成果。汪道涵指出,在恢复两岸对话与谈判的问题上,我们的立场和态度始终是一贯的、明确的。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
汪道涵会见宋楚瑜—行
作者:暂无 来源:城乡导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5月8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在上海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这是宋楚瑜向汪道涵赠送礼品(新华社)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8日上午在上海会见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汪道涵感谢宋楚瑜一行访问上海期间前来看望,对亲民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表示肯定,并预祝访问团来访取得成果。
冰心 季羡林 汪道涵 芭芭拉·利
作者:暂无 来源:西安商报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冰心1997年12月6日,丁祖诒在好友周明的陪同下,看望在京患病的冰心老人。在听了丁祖诒的介绍后,病榻上的世纪老人端详着丁祖诒捧送的《为了中国的哈佛》对丁祖诒说:“你要将为高考落榜生添把柴的‘第二希望工程’持续下去,更要将‘希望’永远传播下去。”2002年,丁祖诒教授赴北大演讲之际,得到了97岁高龄
汪道涵会见台湾客人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据新华社上海12月24日电(记者潘清)24日下午,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书名、曾庆红同志作序的《无限的思念——汪道涵纪念影像》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海峡两岸
香港出版纪念汪道涵文集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父女周末最愛一起聽音樂汪老綜覽群書之事人所共知,想不到連教導子女也請書本「代勞」。汪老的女兒汪靜表示,「他是我的父親也是我的老師」,每當她遇上問題,父親總會先建議她看某一本書,然後再跟她們討論和分析,讓她們從中體會該怎麼做。雖然父親早已仙遊,但當她們遇上生活疑難時,還是不自覺地撥了電話回上海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