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甜叶菊同源四倍诱导及鉴定
作者:李红 杨岚 向增旭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流式细胞仪  同源四倍体  秋水仙素  倍性鉴定 
描述: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甜叶菊不定芽,诱导同源四倍,并进行解剖学、染色鉴定和流式细胞仪鉴定倍性。结果表明:(1)用0.20%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甜叶菊不定芽12h,同源四倍诱导率最高,可达
甜叶菊多倍诱导技术体系的建立
作者:王波 崔广荣 何克勤 胡能兵 林平 张子学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离体培养  甜叶菊  多倍体  秋水仙素 
描述:以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在试管苗茎段再生植株过程中进行不同时间处理,探讨适合于甜叶菊离多倍诱导的最佳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浓度,初步建立甜叶菊离诱导多倍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
湖泊一化养蟹利润丰
作者:张传锦  来源:小康生活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仔幼蟹  养蟹  网养  围网  小网箱  利润  扣蟹  河蟹  一体化  明光市 
描述:安徽明光市水产站职工范文鲁,与单位签订合同,于98年在女山湖进行“小网箱育仔幼蟹、小围网育扣蟹、大围网养成蟹和网箱成蟹暂养”一化养蟹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为大型浅水湖泊河蟹集约化
甜叶菊染色核型的研究
作者:徐炳声 李林初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份:198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染色体核型  肥胖症  甜菊糖苷  着丝点  天然甜味剂  染色体计数  多年生草本植物  低血糖  生长习性 
描述: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ttoni为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糖源植物。它的叶中含有6~12%的甜菊糖苷。经测定,其甜度相当于蔗糖的300倍,是目前天然甜味剂中最甜的一种。由于甜叶菊具有高甜度和低热量的特性,国外有把它作为肥胖症、低血糖和高血压患者的非热性甜味剂,对糖尿病患者也有一定疗效。甜叶菊目前在世界上已受到重视,许多国家已有引种。我国也已经在27个省、市自治区里作为新型糖料作物试种成功。由于甜叶菊栽培的历史甚短,目前大量栽培的是未经选育的材料,因此植
甜叶菊二倍与同源四倍生理特征及AFLP分析
作者:李雅婷 王红娟 向增旭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光合特性  甜叶菊  形态特征  AFLP  同源四倍体 
描述:比其二倍增加了28.66%、1 181.81%、11.74%,而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和羧化效
甜叶菊同源四倍与二倍基因组差异分析
作者:李雅婷 王红娟 向增旭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基因组差异  ISSR  同源四倍体 
描述:为探究甜叶菊二倍经染色加倍后得到四倍的过程中,基因组序列的变化情况,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个甜叶菊二倍及其5个同源四倍株系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ISSR结果显示:从60个ISSR引物中
低浓度秋水仙素离诱导甜叶菊多倍技术体系的建立
作者:彭程 张路路 叶超 佘庆梅 杨成林 周明亮 马想想 赵阳 崔广荣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多倍体  低浓度秋水仙素 
描述:以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不同低浓度秋水仙素在甜叶菊试管苗茎段再生苗初期进行长时间持续处理,以探讨低浓度秋水仙素诱导甜叶菊多倍的优势及适合长时间诱导甜叶菊的秋水仙素浓度,简化甜叶菊离诱导多倍
二倍和同源四倍甜叶菊的DNA甲基化差异分析
作者:杨岚 李红 向增旭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二倍体  甲基化差异  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  同源四倍体 
描述:以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二倍和同源四倍为材料,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同分异构复习教学案例
作者:唐新东  来源:新课程(中学版)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组讨论  独立思考  学生活动  学习方法  高三总复习  官能团  结构简式  教师活动  同分异构体  碳原子数 
描述:本节课是我在平时高三总复习中普通的一节课,成功地运用了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组间合作的学习方法,课堂上不论是基础差的还是基础好的同学全被调动了起来,每一位同学先前所学知识都得以再现,绝大部分
女山湖水体理化特征及其渔业影响
作者:陈宇 李海洋 管远亮  来源:内陆水产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女山湖  渔业影响  理化特征 
描述:从女山湖水体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看,水质呈中性,属软水,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水中溶氧丰富,有利于水中有机质的分解和利用,促进营养盐类的再生,控制水质恶化;水中营养盐类较为丰富,有利于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的生长,是水产养殖的良好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