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7)
报纸(42)
会议论文(3)
图书(3)
新闻(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46)
山水风物 (44)
(3)
(2)
(2)
(1)
按年份分组
2016(19)
2015(6)
2014(4)
2010(7)
2009(12)
2007(6)
1999(2)
1997(1)
1994(1)
1989(2)
按来源分组
-1(8)
滁州日报(7)
前线(1)
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1)
食品与健康(1)
现代交通管理(1)
公路(1)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
雨花(1)
香港文汇报(1)
古今講台:朱元璋的「親」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吳羊璧如何保證大明江山永屬朱家?朱元璋寄望於分封諸王的制度。他在《祖訓錄》中,強調子孫們必須「勿失親親之義」,否則就會「傾朝廷而累身己也」。《祖訓錄》中有這樣一段,說:「蓋王與天子,本是親。或因自不守分,或因奸人異謀,自家不和,外人窺覷,英雄乘此得志,所以傾朝廷而累身己也。」這段話是直接向得到「王
朱元璋王阳明时期(1368-1528)中国行政管理思想研究
作者:邹建锋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1368  行政管理  中国  研究  1528  政治思想史 
描述:在中国行政管理学接轨世界的过程中,至今未有一部以西方理性和科学的行政管理方法贯通中国国家治理实践的著作,更遑论以普遍性科学知识梳理中国行政管理学术思想史的专著。本书稿在通晓西方行政学核心价值与公共管理技巧的前提下,全新梳理了中国行政管理学术思想史,对于解读中国行政管理实践理念、政策与治政过程是有现实价值和学术意义的。
朱元璋子孙挖大龙脉秘闻
作者:暂无 来源: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九龙山  行为 
描述:校,出于泄女真人王气、挖断大龙脉的需要,把位于北京西南大房山系九龙山附近的金国帝王陵寑全给捣毁了。这里,就来说说这桩鲜为人知的“天启掘陵”秘闻。 金国虽然不是一个统一王朝,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轻
朱元璋吏治重清廉
作者:杨洪榜  来源:前线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政清廉  政府  勤俭  朱元璋  吏治  长治久安  皇帝  农民战争  官吏  惩贪 
描述:朱元璋出身穷苦,通过农民战争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在总结历代兴亡教训时说:“自古王者之兴,未有不由勤俭;其败亡,未有不由奢侈。”他深知只有政府及其官吏的清廉,政权才能巩固,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要使政府和
朱元璋吏治重清廉
作者:杨洪榜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政清廉  洪武  廉洁  朱元璋  吏治  明史  听后  出身  官吏  重要内容 
描述:于勤俭,其败亡未有不由于奢侈。为使天下官吏能保持政廉洁,自己也某种程度上身体力行。据《明史·仪卫志》记载,明初(朱元璋)诏礼官,卤簿弥文务从节省,以示尚质去奢之意。(卤簿:古代帝王官吏出行时的仪仗
朱元璋子孙挖断了大龙脉
作者:倪方六  来源:民间故事选刊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子孙挖断了大龙脉
朱元璋拜井倡清廉
作者:周铁钧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清代阎若璩著《潜邱札记》记载:明初,在许多郡、府的官衙院落中都有一口水井,井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一个醒目的“警”字。原来,明太祖朱元璋第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时,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亲自摆案焚香、三拜九叩,然后说:“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就像这井水,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也像守
朱元璋拜井倡清廉
作者:周铁钧  来源:宜春日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据清代阎若璩著《潜邱札记》记载:明代初期,在许多郡、府的官衙院落中都有一口水井,井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一个醒目的“警”字。原来,明太祖朱元璋第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时,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亲自摆案焚香、三拜九叩,然后说:“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就像这井水,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做清官、拿俸禄过日子,
朱元璋后裔曾藏身永清村?
作者:张家旗  来源:宝鸡日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永清村里的西周公庙高新区马营镇永清村是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村庄,这里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周公庙。近日,我市史志学者吴正茂先生向记者提供了民国续修,近年整理的《水洛吴氏世族分籍虢县陈南世家谱》(以下简称《吴氏世家谱》)中,则记载了一段从明末到20世纪初,永清村曾有过的一段秘密往事。刚正行事获破格提拔这
品明朝 朱元璋的子孙与明亡兴往事
作者:夏维中  来源: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历史  明代 
描述:本书从翔实的史料出发,记录了明王朝的兴衰历史过程。在洞察世态人情的基础上,探索了明王朝兴衰错综复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