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元璋与中国文化的复兴——明朝皇权专制的意识形态基础
作者:范德 姜永琳  来源:第五届中国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明史学会第三届年会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明王朝的建立,无论是对中国的政治史还是文化史,都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在蒙古人统治了近一百年之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着手复兴中国的文化传统价值。在这一复兴并重新界定中国文化精髓的过程中,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指导政府活动与规范社会生活的法律。它的立法不仅强化与稳定了明朝的君主专制体制,而且在中国政治文化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朱元璋神异故事的情节与意识形态——以官方历史文献为中心
作者:于宝航  来源:首届“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7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告祭天地,即皇帝位于南京南郊,建国号大明。据《明太祖实录》(以下简称实录)记载:“先是,自壬戌以来,连日雨雪,阴至正月朔旦,雪霁。越三日省牲,云阴悉敛,日光皎然。暨行礼,天宇廓清,星纬明朗,众皆欣悦。礼成,遂即位。”相似的记载还出现在《天潢玉牒》一书(以下简称玉牒)中:
粤北下庄岩体岩石化学特征与铀成矿关系探讨
作者:吴继光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矿条件  构造环境  铀矿化  下庄岩体  岩体成因 
描述:)>1,铝饱和指数(ASI)为1.01-1.21,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及过铝质岩石系列,以上特征表明,岩体属于典型的S型花岗岩,部分带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是在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由变质泥岩与变质砂岩
下庄矿田湖子地区缓倾斜铀矿体的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作者:吴继光 张辉仁 冯志军 韩思旭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缓倾斜铀矿体  铀成矿类型  湖子地区  成矿模式 
描述:下庄矿田湖子地区的铀矿体主要赋存在6009号硅化断裂带及其上盘次级构造带内,铀矿化以硅化带型为主,铀矿体产状陡倾;由钻探工程揭露,新发现的缓倾斜铀矿体位于6009号硅化断裂带与黄陂—张光营辉绿岩带的交汇区域,且具有较好的连续性,铀矿体产状缓倾,产状55°~65°NW∠17°~25°,矿体严格受平缓断裂控制,呈多层状分布,深部隐伏缓倾斜铀矿体的发现,有望使得湖子地区发展成为中—大型规模铀矿床。
朱元璋性格特征与建立极端专制制度的关系
作者:汪明  来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性格特征  专制统治 
描述:明王朝建立之后 ,朱元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使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端专制制度登峰造极。这固然有历史发展的原因 ,但也与朱元璋自身的性格特点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朱元璋的性格特征在其建立极端封建专制制度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粤东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作者:吴继光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铀矿化特征  麻布岗盆地  成矿模式  含煤砂岩型铀矿床 
描述:的铀矿化特征,结合盆地演化、沉积相与成矿作用研究,提出了麻布岗盆地277含煤砂岩型铀矿床的三阶段成矿模式。
朱元璋文学思想与诗文风貌:兼论开国帝王文学特征
作者:陈昌云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文学成就  开国帝王  文学特征 
描述:雄放之美。朱元璋的传奇人生在历代开国帝王中最具代表性,其崇儒尚实文学思想和朴野自然文风又体现开国帝王文学重质轻文、抒情豪迈、不拘格套的一般特征。作为出身寒微开国帝王的文学典范,朱元璋文学成就不可小视。
青海格尔木市黑海地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变质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作者:佟鑫 周汉文 朱云海 林启祥 李益龙 毛武林 张赟昀 吴继光 马智勇  来源: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巴颜喀拉山群  碎屑岩  岩石学  青海省 
描述:颜喀拉山群位于巴颜喀拉地块,对其物源研究较为薄弱。碎屑岩中的碎屑组分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反映物源区和沉积盆地的构造环境。本文通过对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变碎屑岩岩相学特征、沉积结构特征、地球化学判别参数
青海格尔木市黑海地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变质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作者:佟鑫 周汉文 朱云海 林启祥 李益龙 毛武林   吴继光 马智勇  来源:矿物岩石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巴颜喀拉山群  碎屑岩  岩石学  青海省 
描述:颜喀拉山群位于巴颜喀拉地块,对其物源研究较为薄弱。碎屑岩中的碎屑组分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反映物源区和沉积盆地的构造环境。本文通过对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变碎屑岩岩相学特征、沉积结构特征、地球化学判别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