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773)
报纸(2243)
图书(375)
会议论文(113)
学位论文(31)
图片(3)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5528)
(8)
画说明光 (1)
明光名人录 (1)
按年份分组
2016(306)
2012(395)
2011(433)
2010(537)
2009(362)
2007(282)
2002(62)
2000(70)
1998(44)
1997(50)
按来源分组
-1(1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3)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0)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5)
中华魂(4)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
沈阳:辽海出版社(2)
书与人(2)
郑和研究(1)
论刘基对朱元璋“真命天子”形象的“塑造”及其所隐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作者:陈文新 郭皓政  来源:2006中国·温州国际刘基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从刘基却聘说起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刘基隐居家乡青田。这年,孙炎"克处州,授总制",朱元璋命他礼聘刘基、宋濂、叶琛、章溢等出山,刘基委婉地拒绝了。孙炎遣使再往,刘基送他一柄家传宝剑,孙炎
朱元璋期间服饰在社会秩序及等级制度中的位置
作者:马骊  来源: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的规范化,也在明太祖的专制政权中留下了痕迹。应该说,在朱元璋的统治期间,建立了一些特别严格的“限制奢侈法”,以此来监督社会的秩序从而达到保持其社会稳定的目的。朱元璋企图把全国的臣民分职分类分级,他
朱元璋与明代前期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开发
作者:卞利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淮河流域地处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之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淮河流域无论在社会经济,还是在军事政治方面,都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两宋以前,这里曾经是重要的经济区和繁华的水陆交通要道,其经济和所谓“江淮富庶,冠于全国。唐人据之以维持三百年之统治,故唐以前即有‘江淮稻梁肥’之谚。”
抑商与通商:明太祖朱元璋的商业政策
作者:张明富  来源: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商业政策,在诸多教材、论著中皆有零星涉及。但,迄今,尚乏全面、系统的论述。且大都认为,朱元璋“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然而,阅读这一时期的史籍,觉得此论点大有值得商榷之处。“重农
试述朱元璋的民族政策及对民族地区的治理
作者:徐晓庄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是由其民族观决定的。在逐出蒙古和降服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过程中,朱元璋从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立场出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观:首先稳定“内华夏外夷狄”格局,通过“因俗而治”、“用夏变夷”,最终达到“华夏
朱元璋巩固大明帝国政权的几项重要政治措施
作者:董三白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朱元璋出身于贫苦的农家。当时正是在异族的统治之下,民生凋弊,哀鸿遍野。二十五岁前,他基本上过着食不果腹、飘泊流浪的游丐生活,还是目不识丁。二十五岁投郭子兴部下为兵,从此又过着南征北战,艰险丛生的军旅生活,正是一系列贫苦的、艰险的、有时是屈辱的生活,才造就了他的聪明才智、雄才大略,才磨练成他
朱元璋的农民思想意识对明初政策的影响
作者:晁中辰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无疑是雄才大略的帝王。他由一个游方僧起事,终于削平群雄,登上大明皇帝的宝座,奠定了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基业。但是,由于朱元璋特定的出身和经历,使得他的思想比较狭隘,其突出表现是他狭隘的小农意识,极端的君主专制主义
从明《大诰》看朱元璋对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
作者:张宪博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强化“一切臣民”对皇帝的人身依附关系,是朱元璋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也是编纂《大诰》的根本目的。本文现就《大诰》中的有关材料,对这个问题做如下分析。一、“尧舜之道,孝弟而已”朱元璋一贯注重对百姓进行
从《大明律》和《大诰》看朱元璋的“锄强扶弱”政策
作者:张显清  年份:1983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朱元璋在法制上对豪强势要严加限制,是明初阶级矛盾比较缓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明中叶以后法制废弛,则是土地兼并、洒派粮差、贪赃科敛等社会弊病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这正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朱元璋抑制豪强政策的进步的历史意义。
“致治在于善俗,善俗本于教化”——小议朱元璋开国治术
作者:张中政  来源: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以史为鉴”。藉历史活动的评述来阐发自已的政治信念,达到警世和垂教后人的目的,是自孔子以降,在史学领域里形成的优良传统之一。《春秋》、《史记》和后来的《资治通鉴》等许多的史学名著,寓论于史,准古酌今,正名复礼,用端正“名分”的道德内涵,以匡正人们不符合礼制的思想行为,来调整和巩固封建等级社会的秩序。这些或许可以说就是孔子、司马迁等伟大史家的“经世致用”史观的直接体现吧!这种史观,无疑使历史对现实具有批判的意义,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就是指既可以批判,也可以变革。没有对不合理现实的批判,没有爱憎分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