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9)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28)
山水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6(2)
2015(1)
2013(4)
2012(5)
2011(4)
2010(2)
2009(3)
2007(1)
2001(1)
1997(1)
按来源分组
共产党员(2)
政府法制(2)
经典阅读(1)
杂文选刊(中旬版)(1)
月读(1)
杂文月刊(选刊版)(1)
党课(1)
法治人生(1)
文史天地(1)
群文天地(1)
明帝朱元璋:反贪手法惨绝人寰
作者:张宏杰  来源:爱情婚姻家庭(文学)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帝  朱元璋  犯罪  洪武朝  皇帝  百姓  官员  造反  公平正义  号召 
描述:对于腐败,既然和风细雨式的"化民成俗"不起作用,朱元璋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次强制性的全民思想教育活动,用大量血淋淋的案例警示官员和百姓。他亲自制作了《大诰》这一千古奇文,作为这次运动的学习材料
朱元璋如何“发动群众”反贪
作者:张宏杰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行证  吏员  朱元璋  发动群众  洪武朝  皇帝  百姓  官员  公平正义  号召 
描述:传说当时的京官,每天清早入朝,必与妻子诀别,到晚上平安回家便举家庆贺:又活过了一天。既然腐败的原因是元朝时的“精神污染”,朱元璋认为归根结底的办法是思想教育,既然和风细雨式的“化民成俗”不起作用,他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次强制性的全民思想教育活动,用大量血淋淋的案例警示官员和百姓
朱元璋严惩贪官污吏
作者:暂无 来源:乡镇企业科技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中国历史  巩固皇权  封建皇帝  百姓  贪官污吏  官吏  严惩  朝政  贪赃枉法 
描述:即对文武百官说:"今必严明法纪,对贪赃枉法、肆虐百姓的官吏,严惩不贷。"为不致重蹈前朝覆辙,巩固皇权,朱元璋大力整肃吏治,并晓喻天下,要求全国百姓监督各级官吏。他诏令全国,凡发现官吏贪赃害民,百姓可直接擒拿押至京都,如有"胆敢阻拦者,
朱元璋严惩贪官污吏
作者:张清廉  来源:决策与信息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朱元璋  中国历史  巩固皇权  封建皇帝  百姓  贪官污吏  官吏  严惩  贪赃枉法 
描述:即对文武百官说:“今必严明法纪,对贪赃枉法、肆虐百姓的官吏,严惩不贷。”为不致重蹈前朝覆辙,巩固皇权,朱元璋大力整肃吏治,并晓喻天下,要求全国百姓监督各级官吏。他诏令全国,凡发现官吏贪赃害民,百姓可直接
朱元璋治贪倡廉
作者:程绍堂  来源:党员干部之友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倡廉  治贪  地方官员  朱元璋  社会稳定  治国之道  经济发展  百姓  官吏  贪官污吏 
描述:朱元璋乃明朝开国皇帝,在位期间,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深受百姓拥戴和称颂。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勇于并善于治贪倡廉。其一,抓要害,正“上梁”。治国之道,重在治吏,官吏不廉,国家必乱。朱元璋
朱元璋的“藏富于民”
作者:万仕同  来源:前线 年份:198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代帝王  明太祖  统治者  朱元璋  藏富于民  中国古代  吏治  民贵君轻  农业生产  百姓 
描述:君主受命于天以治民,这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一贯思想。所以尽管孟子就此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可历代帝王中公开上逆天意的无几,下失民心者却大有人在。偶有既“敬天”又“恤民”的皇帝,就是百姓的万幸了。明太祖朱元璋即其一。“民者,国之本也”,“凡
朱元璋和“四菜一汤”的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班组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长治久安  青菜  皇后  故事  百姓  豆腐  自上而下  韭菜  萝卜 
描述:"四菜一汤"由来已久,相传为名太祖朱元璋首先提倡。明朝朱元璋当皇帝那年,恰逢全国各地发生天灾,百姓少衣缺食,生活非常困难,一些达官贵人却花天酒地。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对此极为不满,决心要自
历史大劫难 朱元璋洗民
作者:阳辛 俊恒  来源:民间传奇故事·A卷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行山  西厢房  朱元璋  山西洪洞  官兵  河南  大海  中原  百姓  东迁 
描述:大明皇帝的一句金口玉言,竟使数百万百姓生灵涂炭,尸骨遍野。山青水秀的中原沃土千里萧条,万户饮绝……
朱元璋的治贪倡廉之策
作者:程绍堂  来源:春秋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倡廉  治贪  地方官员  朱元璋  社会稳定  治国之道  经济发展  大官  百姓  官吏 
描述:朱元璋乃明朝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深受百姓拥戴和称颂,成为一代清明君主,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勇于并善于治贪倡廉。现撮其要者如下:其一,抓要害,正“上梁”。治国之道,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