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9)
报纸(24)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102)
山水风物 (5)
按年份分组
2016(4)
2013(12)
2012(8)
2011(8)
2009(10)
2007(9)
2006(3)
2003(1)
2000(5)
1999(3)
按来源分组
书摘(2)
现代青年(细节版)(1)
山西市场导报(1)
克山师专学报(1)
党员干部之友(1)
大众法制(1)
法治(1)
文苑(经典选读)(1)
正气杂志(1)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朱元璋倡廉反腐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市场导报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省钟离县太平乡孤庄村一个贫苦农家,当过小长工、小乞丐、小和尚,后参加叫红巾军的起义军。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勇敢,40岁成为明朝的开国之君明太祖。他登基后,下大力抓的两件事:一是发展生产,富国安民;二是稳定政局,严惩腐败。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应该肯定的
朱元璋反贪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公安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沙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于安徽省凤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做过云游四方的和尚,还讨过饭,深知民间疾苦,尤为痛恨贪官污吏。因此,他夺得政权以后,汲取元朝横征暴敛,贪污腐化,激起民愤以致灭国的历史教训,决心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他曾说过:“凡贪官污吏,蠹害百姓者,决不宽恕。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
朱元璋反贪
作者:姜少勇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朱元璋是杀贪官最不眨眼的一个皇帝。他对贪官污吏的痛恨怨愤程度可谓空前绝后,方法周密,手段惨烈。其中,既有维护朱家王朝统治地位长治久安的需要,也与他“起自田亩”、“出身寒微”的身份有关。朱元璋做过吃不饱饭的放牛娃,也当过四处敲木鱼化缘的游方僧,对官场腐败和百姓愤慨有切身体会。登
朱元璋反贪
作者:暂无 来源:西部晨风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从佃户的“家庭出身”,由和尚的“本人成分”,到皇帝的“政治面貌”,朱元璋不仅在元末乱世,而且在整个古代中国都可谓夺得了一枚“跳高金牌”。然而,明初的文人却并没有为朱元璋的“夺魁”而喝彩。由于朱元璋这张猪肝色的脸,总在文人的颂歌中寻找“僧”、“贼”之类的同音字,其因为“文字狱”的杀气使文人哆嗦了好些年
朱元璋的治贪倡廉之策
作者:程绍堂  来源:大众日报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廉洁奉公  治贪  倡廉  朱元璋  被处死刑  贪污行贿  都察院  贪官污吏  受财枉法  不教而诛 
描述: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在位期间,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深受百姓拥戴和称颂,成为一代清明君主,原因之一,就是他勇于并善于治贪倡廉。现撮其要者如下:其一,抓要害,“上梁”。治国之道,重在治
朱元璋反贪造字
作者:暂无 来源:德周刊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现在财会人员记写账目时,用的是大写数字。传说,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反贪举措之一。明朝以前的人记账都是使用“一、二、三”等汉字和自己创造的一些简单符号。这种记数方法最大的缺点是容易涂改,比如把“一”改成“二”“三”“六”等,这就给一些贪官污吏有了可乘之机。朱元璋深知治理贪腐不仅要严惩贪官,更要从制
朱元璋反贪杀驸马
作者:暂无 来源:西安晚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杨照林明代洪武年间颁布了《茶马法》,严禁私人倒贩茶叶到藏族地区及西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而是改由国家直接垄断茶叶的贸易。各地布政司统一组织驿站的车马,将茶叶运至西部茶马交易场所,换回国家所需的马匹,特别是为加强北部边疆防守以及内地交通驿道等所需的良马。所以,茶叶在当时可谓是战略物资。茶马法主要是示好于
朱元璋的反贪困局
作者:暂无 来源:甘肃法制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黄波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在后世还有颇好的口碑,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对官吏非常严厉,在某些论者眼中,这似乎便成了亲民的证据。朱元璋是不是真的很亲民,这个问题暂不讨论,而他的残酷虐官,是不是就完全只有积极的意义?恐怕也不尽然。朱元璋对待官僚队伍十分苛酷,原因就在于怕这些人上下其手,贪污、害民,在他看来
朱元璋辣手反贪
作者:暂无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冤魂三万五到了明朝,朱元璋就要吸取这个教训,不能给予宰相太大权力。洪武十三年,他说宰相胡惟庸谋反,就用这个借口杀掉了胡惟庸及其党羽两万多人,这叫胡狱。这是朱元璋的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第一次就杀掉这个胡惟庸及其属下两万多人。开国的文臣屠戮殆尽,基本上全杀光了。太祖皇帝起兵,文靠李善长,武靠徐达。李善长当
朱元璋的反贪困局
作者:黄波  来源:检察日报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在后世还有颇好的口碑,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对官吏非常严厉,在某些论者眼中,这似乎便成了亲民的证据。朱元璋是不是真的很亲民,这个问题暂不讨论,而他的残酷虐官,是不是就完全只有积极的意义?恐怕也不尽然。朱元璋对待官僚队伍十分苛酷,原因就在于怕这些人上下其手,贪污、害民,在他看来,这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