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3)
期刊(63)
会议论文(4)
图片(1)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80)
人物名家 (48)
(2)
明光记忆 (1)
(1)
按年份分组
2015(5)
2014(13)
2009(12)
2008(16)
2007(5)
2004(2)
2001(1)
1995(2)
1993(2)
1983(3)
按来源分组
滁州日报(16)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3)
新历史(1)
都市(翻阅日历)(1)
人民文学(1)
学习月刊(1)
中外文摘(1)
报刊荟萃(非常关注)(1)
军事历史(1)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
明光市张八岭镇为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作者:暂无 来源:滁州日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光市张八岭镇为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将岭南村流转的110亩土地承包给药材种植大户种植药材,使40户农户每年每亩既获得600元的收入,又帮助大户种植药材每天可收入70元劳务费。图为该村农户造墒栽植白牡丹中药材。特约摄影袁松树通讯员张子国丁云
明光市新型农民参加高校培训
作者:暂无 来源:滁州日报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日前,明光市92名水产、畜牧养殖大户拿到了中国农民大学结业证书,这是该市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农民大学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大北农集团共同主办的公益性高等教育机构,该校以培养具有
全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作者:李慧  来源:滁州日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习总书记在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日前,明光市委副书记、市长余成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明光作为农业大市要想全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必须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
打一场农民工子女学费“保卫战”
作者:王向东 王有永 左玉军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明光市自来桥镇因势利导,立足当地自然条件,将自然资源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积极发展以鲜食为主的山芋生产,逐步形成了以白云寺村为主的山芋生产基地,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自来桥镇寨山村背靠寨山,寨山下有一座大型地窖,走进地窖,记者看到约1
“一会两站”改变农民消费维权意识
作者:任震宇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5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2007年中国农村消费维权状况调查”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记者随其安徽调研组赴安徽省明光市调研时发现,随着农村“一会两站”建设的开展,农民的消费习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消费维权
七里湖街道劳动保障所走访40余户被征地农民
作者:暂无 来源:浔阳晚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李华记者包四华)6月2日,经开区七里湖街道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来到泉塘村走访了被征地农民40余家。积极宣传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和老百姓拉起了家常,了解他们近来的生活情况,确认了每户被征地的真实数据。一些老百姓对已经参加职工保险和原来参加居民养老保险有所疑问,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两种保险只能“二选一
七里湖农牧场农民“失地不失业”
作者:暂无 来源:九江日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海勇)“这一片原来就是我承包的鱼池,如今是九江国际汽车城,我现在就在汽车城上班……”今年52岁、家住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七里湖街道农牧场的李平旗说起开发区这几年的变化,总爱从自己的鱼池说起。李平旗告诉记者,他是在1983年承包农牧场的12亩鱼池的,一家人起早贪黑地干,效益也还算可以,每年
甜叶菊成为赣县农民脱贫“金叶子”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彭文芳特约记者朱建华)在赣县的田间地头,有一种叫甜叶菊的草本植物,成为带动当地农民摆脱贫困的“金叶子”。8月11日,赣县五云镇蓬村蓬坑甜叶菊专业合作社里,贫困户钟乾明正忙着把自家的甜叶菊干叶装车售卖,今年种植的4亩甜叶菊可以为他带来8000多元的收入,脱贫大有希望。近年来,赣县通过发展区域特
甜叶菊:让人和农民增收初尝甜头
作者:李佩文 汪君连 朱琳  来源:新余日报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佩文通讯员汪君连朱琳报道:近日,记者走进人和乡味塘村,但见沉甸甸绿茵茵的甜叶菊铺展开来,村民或挥刀收割,或就地晾晒,或装袋堆放,一片繁忙景象,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蜜的味道。甜叶菊种植,成为人和一大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去年,人和乡开始引种甜叶菊,因其低能量、高甜度、品质好而备受商
凉州农民与家人正在收获甜叶菊(图)
作者:冯乐凯  来源:武威日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9月17日,凉州区中坝镇高楼村甜叶菊种植示范点上,农民杨立中(前)与家人正在收获甜叶菊。近年来,该镇将甜叶菊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高效经济作物积极推广,今年全镇种植甜叶菊面积达1075亩。本报记者陈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