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万三家族三遭朱元璋打击才没落
-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旅游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万历年间刊行的《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三回里,潘金莲顺说了句当日流行的歇后语:“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意思是,此事尽人皆知,想瞒也瞒不住。万历距沈万三时代已两百多年,沈万三仍是名满天下,妇孺皆知,可见,沈万三确乎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沈万三,名富,字仲荣,历史上称他为沈万三秀
-
商传书城签售新书称朱元璋是励志哥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郦亮中国明史学会会长、《百家讲坛》主讲人商传,昨天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演讲并签售新书《明太祖朱元璋》。商传表示,虽然朱元璋众人皆知,朱元璋的故事也讲了很多年,但他作为一位最典型的励志人物,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商传出身明史世家,从小便受到著名明清史专家父亲商鸿逵的熏陶。2010年《百家讲坛》力
-
招揽人才,朱元璋淘到人生第一桶金
-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朱元璋是一个传奇人物,个性鲜明却极富争议,弥漫在他身上的有难以祛除的痞气、戾气,但更多的时候,却是那熠熠生辉的光芒。一个乞丐出身的人,他何以能够统帅千军,推翻异族统治,重建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又何以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考证:明代朱元璋首创
-
作者:暂无
来源:宜宾晚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现在播放的宫廷电视连续剧,我们常常看到太监在宣读圣旨的时候,总拿“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其实这句话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才有,而且也不是这样断句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一座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取名为“奉天殿”。这是朱元璋和大臣们议事的地方。为了向人们昭示他登
-
为避朱元璋父母陵墓 京沪高铁多花2.3亿元
-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晨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人民网京沪高铁徐州至上海段总设计师等透露,京沪高铁原线位方案穿越了明皇陵北侧,将可能影响景区历史风貌。为绕道避让,多花了2.3亿元,多建近6公里的桥梁,多挖285米隧道。明皇陵为朱元璋所建,安葬着朱元璋的父母及兄嫂、侄儿的遗骨。
-
明代朱元璋养老政策:官员任职就近奉养父母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科技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养老问题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华民族素有尊老孝亲的文化传统,历代政府在养老政策方面均有所建树。《明史·食货志》中说:“民始生,籍其名曰不成丁,年十六曰成丁,成丁而役,六十而免。”明代,对于60岁以上年龄较高的老人,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养老政策。这与社会发展程度有关,也
-
朱元璋因没文化用白话文发圣旨内文“搞笑”
-
作者:暂无
来源:兴安日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朱元璋是农民出身,而且是贫下中农,小时候朱元璋给地主放牛,根本无法读书,他的人生第一堂课基本就是苦难和凄惨。那时候大家都叫他“朱重八”,整天跟在老牛的屁股后头抢着捡粪蛋,就连如此情形也没坚持几年,没多久,他家那里干旱得连蛤蟆也死了,遭遇了大灾之后,又来了严重的瘟疫,这次他的父、母、兄、姐、先后病逝,
-
高氏蕎酥代代傳朱元璋讚南方貴物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平壩特產「高氏蕎酥」,現在每天能賣出約3000個。木彪攝高明嬌是平壩鎮上延續幾百年的「高氏蕎酥」傳人,33歲的她自幼向奶奶和母親學習蕎酥的製作工藝,現在每天能賣出約3000個蕎酥。提起這一平壩特產的起源,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做壽,有個叫丁成久的廚師製成了一種非常精緻的糕點取名「蕎酥」,朱元璋品嚐後
-
相貌论英雄观电视剧《朱元璋》有感
-
作者:暂无
来源:珠江商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最近看胡军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朱元璋》,除了对明朝开年的历史有观感方面的片面认知外,对“人本可貌相”又有了更深的感悟。这大概是连续剧本身所特设的脸谱化给笔者造成的影响或是感化吧。“人不可貌相”是孔圣人说的。孔子说:“以貌取人,失之于羽。”子羽是孔子的一个学生,史书记载“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
-
中国茶史的一次转折:朱元璋团茶改散茶
-
作者:暂无
来源:厦门日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在明朝以前,饼茶和散茶并存。而今天这种冲泡的饮茶方法应该起源于明代,推广人就是朱元璋。据《万历野获编》载,明初,各地进贡茶叶都沿宋代做法,制成大小不同的团状,即所谓龙团。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朱元璋认为这种做法浪费百姓的劳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