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皖再次联合打击淮河非采
作者:于淑坤 史瑞明 杨刚  来源:水政水资源 年份:201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皖  淮河干流  非法采砂  采砂船  船舶航行安全  堤防安全  执法行动  行政强制措施 
描述:受利益驱使,在苏皖两省边界淮河干流红山头水域时有采砂船从事挖砂作业,不仅破坏河床危及淮河堤防安全,而且对船舶航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5月13日凌晨6点,江苏省盱眙县和安徽省明光市两地水务、公安和海事
淮河流域野生油桃资源的发掘利用
作者:周祥华  来源:安徽林业科技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淮河两岸  桃果  平均果重  庆祝活动  肥东  桃林  肥西  涝口  明光市 
描述:1 野生油桃资源状况野生油桃属蔷薇科桃树(prunus porsica)的变种,桃果光滑无毛、离核、外形似桃,以往在淮河两岸北到五河、泗县,南到肥西、肥东、定远县的农民家前院后或果园中多有栽培,有
淮河边,我们曾撒下欢歌笑语
作者:刘海伦  来源:少年读者(学语文)(7-9年级)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我们曾撒下欢歌笑语》  刘海伦  散文  作品欣赏 
描述:终于冲破了书山题海的桎梏,融入到夜的静谧气息中,用梦的画笔勾勒着遥远而又似曾相识的回忆。恬静的河滩上镶嵌着一串串天真的脚印,湿漉漉的脚印里渗出小小的欢乐。
淮河沿线安徽段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赵定涛 洪进 周荣庭 吴强  来源:乡镇经济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战略  农业  乡镇企业  农业资源  教育投入  农业经济结构  安徽 
描述:淮河沿线安徽段是指在安徽境内与淮河干流直接相接的地区,包括阜南县、颍上县、霍邱县、寿县、淮南市(含凤台县)、蚌埠市(含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凤阳县、明光市,共计12个县(市)。1996年,这一地区的总人口为1202.463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淮河中游本世纪气候与环境波动的湖泊记录证据
作者:王云飞 夏威岚 潘红玺 胡守云 杨世蓉  来源:湖泊科学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女山湖  气候与环境波动  1991年  沉积记录  1904 
描述:为研究本世纪淮河中游气候与环境波动的湖泊沉积响应,1991秋季在女山湖湖心提取了4.8m沉积物.对顶部20cm沉积物运用210Pb、137Cs的年代定位,获得1904-1991年湖泊沉积物的年序
淮河流域(安徽段)重要湿地鸟类多样性研究
作者:王松 鲍方印 郑文 李正安 操明明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湿地  淮河流域  鸟类 
描述:采用定点法、路线法和访问调查法,对淮河流域(安徽段)6处重要湿地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46种,隶属于15目48科.其中冬候鸟53种,夏候鸟42种,留鸟37种,旅鸟14种;古北界77种、东洋界
淮河干流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作者:陈国良 刘玲 张金良 谭凤珠 赵秀阁 王先良 郑丙辉 马谨 刘征涛 孟伟  来源:环境与健康杂志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干流  沉积物  多环芳烃  淮河 
描述:为客观描述淮河干流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及分布特征,并为进一步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和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检索文献数据库搜集1980—2010年有关淮河流域PAHs的研究结果,整合分析
2007年淮河大水中花园湖行洪区应急撤退实施案例
作者:沈登乐  来源:治淮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行洪区  东北部  凤阳县  淮河中游  花园  案例  安徽 
描述:花园湖行洪区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西起黄湾乡,东到五河县小溪镇和明光市司巷乡,南抵小溪河镇。行洪区总面积160km2,其中凤阳县面积132km2,耕地15万亩。凤阳县区域内有黄湾乡、枣巷镇、板桥镇、大溪河镇、小溪镇5
五河定淮淮河特大桥大直径圆形钢板桩围堰施工
作者:薛峰  来源:山西建筑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钢板桩  施工方法  质量控制  大直径圆形围堰 
描述:针对钢板桩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大直径钢板桩围堰施工的工艺,并且对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淮河流域(安徽段)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措施
作者:鲍方印 王松 杨维来 肖明松 崔峰 张小敏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爬行动物  多样性  相似系数  两栖动物  淮河 
描述:经过调查统计,发现淮河流域(安徽段)现有两栖动物11种,其中古北界2种,东洋界5种,广布种4种;爬行动物23种,属于古北界4种,东洋界13种,广布种6种。区系特点明显,属于古北界向东洋界的过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