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81)
报纸(29)
会议论文(13)
新闻(7)
学位论文(2)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164)
(22)
(16)
(15)
山水风物 (13)
(4)
按年份分组
2016(62)
2014(14)
2013(24)
2012(8)
2010(12)
1995(9)
1991(7)
1990(1)
1989(4)
1980(2)
按来源分组
-1(58)
兰台世界(3)
兰台世界(下旬)(2)
政府法制(1)
杂文月刊(选刊版)(1)
企业活力(1)
中老年时报(1)
华夏关注(1)
幽默与笑话(成人版)(1)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朱元璋人口政策探析
作者:方琳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政策  朱元璋  明代 
描述:从元末战争中朱元璋推行不杀戮政策至洪武三年,是朱元璋人口政策的萌芽时期,以保护和安抚为主。从洪武三年起,为人口政策的发展和定型时期。这一时期,明政府严格管理人口、调整人口分布、增加劳动人口、优恤高年
朱元璋对凤阳“政策倾斜”
作者:张宏杰  来源:现代领导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凤阳  中都  政策  中原  淮河流域  经济落后  南京 
描述:朱元璋的故乡凤阳古称钟离,是淮河流域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但朱元璋的发迹使凤阳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国不久,朱元璋提出一个令大臣们十分震惊的计划:以老家凤阳为中都。理由是南京“去中原颇远,控制(北方)良难”,而“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凤阳则离中原很近,而且“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以之作为中都.可以补救定都南京的不足。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僻壤小地方定为中都,这实在有点太匪夷所思了吧?凤阳经济落后.又“平旷无险可守”.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定都之地。在朱元璋的设想中,自己的故乡将成
朱元璋的知识分子政策
作者:暂无 来源:百家讲坛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的知识分子政策
浅谈朱元璋时期的敬老政策
作者:孙远  来源: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敬老  养老 
描述:中国古代有着敬老、养老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的敬老政策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具有明代特点的敬老政策,使得老有其所、老有其用,对整个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道教政策初探
作者:卢颐  来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教合一”  朱元璋  道教政策  君权神授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对道教采取扶持与控制并行的政策。他受"三教合一"思想的影响,扶持道教发展,目的在于宣扬君权神授,借用道教神化自身和皇权,对明朝以下诸帝崇道有直接的影响。太祖居安思危,能意识到崇道过度会走向反面,又同时采取裁减道观、控制度牒、加强道士管理、限制道教宗教活动等控制措施,巩固了国家政权。
试论朱元璋的佛教政策
作者:孙浩然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观  朱元璋  佛教政策 
描述:朱元璋以儒治国,对佛教既不过分尊崇,又不十分裁抑。他健全佛教管理机构,大力推行度牒制度,严格限制僧人和寺院数量,严厉惩处违法犯戒僧人,有效遏制了元末佛教势力恶性膨胀的势头,保障了明初的政治稳定、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朱元璋驭阉政策评析
作者:赵金瑞 何翔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宦官  封建专制 
描述: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中国历史上的太监之祸产生的原因作了剖析,特别是对明朝初期朱元璋的统驭宦官政策的两重性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此说明只有彻底清除封建主义,才能为中国的社会进步打下基础,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