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工作模式探讨
作者:高秀川 周福红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模式  配方肥  探讨  技术普及 
描述:明光市十分重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工作,狠抓试验示范,完善数据库和指挥.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在信息化服务、宣传培训、配方肥到地、科学研究、配方肥管理等方面工作到位,取得很好的效果.
明光市平衡施肥技术推广的做法与成效
作者:李敬 游建秋 周福红 高秀川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效应方程  生理性病害  土壤化验  平衡施肥 
描述:明光市2000-2005年推广了平衡施肥技术.化验土样3816个,做小区试验15个,设示范区33个,累计推广面积24.35万hm2.效果显著,水稻增产13.76-18.47% ,小麦增产8.12-21.37%,绿豆增产11.56-31.77%.
明光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模式、措施和成效
作者:李敬 游建秋 周福红 游国文 高秀川 李品健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长效机制  项目互动  宣传培训 
描述:明光市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长效机制,探索了四种模式,通过全面布暑、分析化验、配肥生产、宣传培训、试验示范,多管齐下,农民的施肥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研究了各种作物的配方,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收、农业增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提升了明光市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安徽省明光市耕地地力评价与应用
作者:周福红  来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明光市耕地资源类型、分布、地力基础、利用现状,提出了种植业布局、中低产田改良、科学施肥的对策和措施等。
明光市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创建模式
作者:周福红  来源:中国农技推广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示范县  创建  测土配方施肥 
描述:安徽省明光市被列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为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坚持抓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和配方肥料下田,健全了管理体系、服务体系、技术体系和供肥体系,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切实做到"七有七到位",探索性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创建模式,促进了测土配方施肥长效机制的形成。
安徽省明光市优势作物适宜性评价与布局
作者:周福红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GIS  适宜性评价  耕地类型区  模糊评价 
描述:在明光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基础上,以"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平台,同时利用GIS技术,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等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针对明光市三大耕地类型(北部平原潮土耕地类型区、稻田耕地类型区、山地丘陵耕地类型区)特点分别对小麦、水稻进行了适宜性评价。评价获取了小麦、水稻适宜面积和分布信息。根据评价结果和明光市生产实际情况,提出种植业发展方向和生产布局,对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
执行《农业技术推广法》 促进“三农”可持续发展——明光市《农业技术推广法》执法情况与分析
作者:陈凯 周福红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执法  《农业技术推广法》  明光市 
描述: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明光市积极宣传《农业技术推广法》,依法推广农业技术,健全服务体系,规范管理,开拓创新,提高推广服务效率,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明光市花生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作者:年少良 周福红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配方施肥  花生生产  推荐施肥量  明光市 
描述:通过花生田间试验,测土配方施肥效果显著,6个处理中最佳鲜果产量为571.86kg/667m2,比常规施肥增收鲜果105.87kg/667m2,增产22.72%,增加收益190.76元,增幅为22.36%,化肥当季利用率明显提高。结合明光实际,花生生产氮、磷、钾肥667m2推荐施用量分别为3.0kg、4.5kg、4.5kg,多元钼微肥2kg,有机肥2000kg。不同地方可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对氮磷钾肥进行微调。
明光市测土配方施肥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游建秋 周福红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长效机制  "3414"试验 
描述:本文对明光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时策.
沿淮农作物秸秆还田形势、问题与应用模式
作者:赵允玲 周福红  来源:基层农技推广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模式  农作物  秸秆还田 
描述:秸秆还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该工作广受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文章深入调查分析秸秆还田应用存在的13个问题,积极探索秸秆还田应用适宜模式,为促进秸秆还田、保护大气环境、提升耕地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增效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