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元璋:学向勤中得
作者:陈梧桐  来源:国学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德经  朱元璋  兼职教授  著述  金刚经 
描述:朱元璋一生写下大量著述,除7卷、20卷、30卷、55卷等几种版本的《御制文集》外,他还亲笔撰写了《资世通训》、《祖训录》、《皇明祖训》、《御制大诰》(初、续、三编)、《大诰武臣》、《御法洪范》、《御法道德经》、《集注金刚经》、《周颠仙人传》等著述。若按时下的标准,弄个兼职教授和博导的头衔,是完全够格的。
朱元璋起义早期在巢湖地区的活动
作者:陈梧桐  来源: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巢湖水师  朱元璋  历阳  和州 
描述:朱元璋起义早期,在南下定远扩兵和攻取滁州的途中,开始萌生谋取天下的思想,并作出先拔金陵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取得天下的战略决策,但当时尚无实施的条件。计取和州之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先是取代病逝的郭子兴统领其部,寻被宋小明王授为左副元帅,成为该部的实际统帅,接着又亲至巢湖接受巢湖水师的归附,拥有数量可观的舟楫,从而创造实施其战略决策的基本条件。于是便率部渡江,攻取金陵,迈出了谋取天下的关键一步。朱元璋在巢湖地区的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月,但对其势力的崛起,却具有重大的意义。
朱元璋推行乡饮酒礼述论
作者:陈梧桐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朱元璋  乡饮酒礼  彰善瘅恶  习礼读律 
描述:朱元璋在明初重新厘定和推行的乡饮酒礼,是依据其"安民为本""锄强扶弱"的治国思想和主张,针对当时经济残破、社会动荡的现实状况而采取的礼治措施之一。它既继承历代乡饮酒礼别贵贱、叙长幼的传统,又将习礼与读律、正面表彰与反面警戒相结合,具有鲜明的特色。明初推行的乡饮酒礼,与朱元璋基于"安民为本""锄强扶弱"思想主张所采取的其他措施一并施行,收到澄清吏治、抑制豪强、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显著效果,对此应予历史的肯定。
朱元璋治理乡村社会的理念与措施
作者:陈梧桐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民为本  朱元璋  治理  贫富关系  乡村社会  锄强扶弱 
描述: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面对广大农村经济残破、吏治腐败、豪强横行、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安民为本"和"锄强扶弱"的主张,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重建基层组织,稳定乡村秩序;休养生息,恢复与发展生产;普施教化,明礼导民;定律绳顽,严惩贪官污吏与豪强劣绅。这些措施有效地协调了农村的贫富关系,缓和阶级矛盾,收到由乱至治的效果,促成明前期盛世的出现。
朱元璋出生地考辨
作者:陈梧桐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盱眙说  凤阳说  朱元璋  出生地 
描述: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地的争论,主要是凤阳说与盱眙说之争。凤阳说即钟离之东乡说,它不仅以朱元璋的文字记载和口头表述为依据,而且有许多旁证,因而为明清官方编撰的实录、正史和私家撰写的绝大部分史书所采纳。盱眙说出现于朱元璋去世之后,依据的是民间流行的圣瑞传闻,不仅荒诞无稽,而且各种传说彼此9牾,漏洞百出。最近安徽的学者经多方考证与实地考察,认定元末的钟离东乡,在现今的地名为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社区金桥村,使凤阳说得到了确证。
朱元璋三题
作者:陈梧桐  来源:历史学家茶座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三题
论朱元璋的蜕变
作者:陈梧桐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 年份:1980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论朱元璋的蜕变
论朱元璋的治国思想
作者:陈梧桐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下大治  朱元璋  封建社会后期  地主阶级  治国思想  社会秩序  君主专制  社会矛盾  明王朝  严峻形势 
描述:朱元璋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有识见、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建立起明王朝后,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政局动荡、经济凋敝的严峻形势,宵旰忧勤,锐意求治,并在总结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历代王朝兴亡治乱的教训,提出了一套丰富多彩的治国思想.他的治国思想自然包含不少封建性的糟粕,但也不乏闪耀智慧火花的
论朱元璋的治国思想
作者:陈梧桐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1985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论朱元璋的治国思想
论朱元璋的民族政策
作者:陈梧桐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198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多民族国家  明朝  朱元璋  民族问题  蒙古  民族政策 
描述:朱元璋所制定和实行的民族政策,对我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一、朱元璋在夺取全国政治后,把蒙古问题作为国内的民族问题来处理。他的民族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首先是为着解决蒙古问题而制定的。它对加速元朝残余势力的削弱和衰败,安定明朝的北部边境,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