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9)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19)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1)
2013(1)
2012(1)
2003(1)
2000(1)
1999(1)
1998(5)
1997(7)
按来源分组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5)
中国麻风杂志(4)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4)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3)
疾病控制杂志(2)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
艾洛松治疗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60例疗效观察
作者:苏远静 林庆美  来源: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皮质类固醇制剂  轻微刺激  先灵葆雅  艾洛松  亚急性湿疹  临床验证  面部脂溢性皮炎  糠酸莫米松  皮损消退 
描述:艾洛松治疗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60例疗效观察
先后患淋病、NGU、CA、传染性软疣四种STD 1
作者:苏远静 吴峰  来源: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软疣小体  增生性疾病  醋酸白试验  尿道口  淋病  传染性软疣  尿道分泌物  传染性软疣病毒  酞丁胺搽剂 
描述:患者男性,38岁,已婚,驾驶员。有过多次不洁性交史。三天前一次不洁性交后,觉尿频、尿急、尿痛、晨起发现排尿时尿道口刺痒有水样粘液脓性较稀薄的分泌物流出,来我科就诊。查:裤裆污秽,尿道口周围红肿,有“糊口”现象,挤压尿道有脓性分泌物自尿道口溢出,取尿道...
奈替芳液治疗35例真菌皮肤病疗效总结
作者:苏远静 刘维达  来源:疾病控制杂志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擦剂  疗效总结  红色毛癣菌  浅部真菌病  局部症状  皮癣  外擦  临床症状  皮损消退  丙烯胺类 
描述:我科用萘替芳溶液治疗35例浅部真菌病获得满意效果,现小结如下。1病例选择35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人,年龄最小8a,最大72a;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病程6mon~25a。病种:手癣11例,足癣
明光市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经验总结
作者:苏远静 刘克武 王建民  来源:疾病控制杂志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经验总结  规则治疗  线索调查  儿童发病率  现症病人  流行范围  麻风病人  麻风防治  报病  明光市 
描述:自然村,人口570685人,以农业为主。1956年在原嘉山县建立了第一所麻风村—四山村医院,通过麻防工作者30多年的辛勤努力,我市从1989年就已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1防治措施1.1积极
明光市已基本消灭麻风
作者:苏远静 刘克武 吴峰  来源:中国麻风杂志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明光市已基本消灭麻风
淋病合并非淋病性尿道炎、尖锐湿疣一例报告
作者:李新杰 苏远静 王伟生  来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病例报告  尿道炎  淋病  尖锐湿疣 
描述:淋病合并非淋病性尿道炎、尖锐湿疣一例报告李新杰苏远静王伟生2(明光市四山村医院2394002明光市卫生防疫站)患者李××、男、38岁、驾驶员,曾有多次不洁性交史。三天前不洁性交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口刺痒,伴有稀薄脓性分泌物溢出。...
1%联苯苄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61例
作者:苏晓红 李新杰 苏远静  来源:皮肤病与性病杂志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用抗真菌药  真菌直接镜检  商品名  浅部真菌病  手足癣  念珠菌性龟头炎  皮肤癣菌  联苯苄唑乳膏  体股癣  皮损消退 
描述:1%联苯苄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61例
派瑞松霜治疗浅部真菌病40例疗效观察
作者:苏远静 李新杰 林庆美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派瑞松霜  花斑癣  真菌病  真菌直接镜检  曲安奈德  手足癣  浅部  治愈率  安徽省  疗效观察 
描述:~ 69岁。男 2 4例 ,女 16例 ,病程 7天~ 2 5年。其中体癣 12例 ,股癣 8例 ,花斑癣 6例 ,手足癣 4例 ,擦烂型念珠菌病 10例 ,真菌直接镜检阳性 ,近 1月内未用过任何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Ⅱ型麻风反应误诊1
作者:阚绪凯 苏远静 苏晓红 王伟生 郑虎  来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浸润带  Ⅱ型麻风反应  粉碎性骨折  神经粗大  右手指  右肘部  手指麻木  多发性脂囊瘤  畸残  近端 
描述:患者,男,41岁,民工。2000年6月开始出现手指麻木,逐渐加重,未曾治疗。2007年2月因车祸多处骨折,其中右肘部粉碎性骨折、右手指粉碎性骨折、右髌骨粉碎性骨折在滁州市医院给予输血、手术等治疗。出院后逐渐出现手指弯曲、缩短等畸残,自以为手术后导致,多处诊治无效。2011年6月因面部肿胀、结节、疼痛,在上海多家医院就诊,拟诊为"多发性脂囊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