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工具成分和主谓谓语句
作者:吴继光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具名  小主语  名词性成分  工具成分  谓语句  主谓短语  主谓主语句  切肉  汉语语法  主谓谓语 
描述:工具成分和主谓谓语句吴继光表示工具的名词性成分可以用两种形式进入句子。一种是有标记形式,即以"用"字之类介引入句,如:①我用这把刀切肉另一种是无标记形式,即不用标记成分介引,直接入句。如:②这把刀我切肉例②是研究汉语语法的学者经常引用的一个例句。这是...
徐州方言词汇订补(一)
作者:吴继光  来源:方言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订补  方言词汇  华中师范大学  形容词  徐州方言  湖北省  老年人  加工方法  《方言》  武汉市 
描述:徐州方言词汇订补(一)吴继光一、本文记录徐州方言词汇(包括个别语素和少量熟语)约1500余条。所用语料都是笔者在平时和母亲、妻子以及亲友的谈话中发现并记录所得。笔者和妻子都是徐州人,自幼一直在徐州生活;笔者的母亲世居徐州。本文中有些词语笔者本人已经不...
徐州方言词汇订补(二)
作者:吴继光  来源:方言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订补  麻疯病  儿童游戏  方言词汇  徐州  华中师范大学  反刍动物  公共浴室  武汉市  短葶飞蓬 
描述:徐州方言词汇订补(二)吴继光Iml【mults1.l母子]育苗用的薯类块茎:红芋甘*~芋头~【ma」Lta.l抹搭]①滑脱,滑掉:小刚爬墙头上玩儿;一脚踩~了,摔得不轻1把碗拿~了。②错过:多好的机会~过去了。③变脸:脸一~,以前许下的也不承认了。【ma1ag1麻穰]麻刀?..
关于语言研究的要求与学风的思考
作者:吴继光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义组合  邢福义  动词作定语  语言研究  尊重事实  文品  语法研究  务实精神  现代汉语  语言学 
描述:以邢福义先生《语法问题思索集》中关于研究要求和学风问题的讨论为线索,结合研究实践,对这两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文章第一部分谈“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的研究要求。观察的充分,体现为“全面”;描写的充分,体现为“周详”;解释的充分,体现为“深刻”。观察充分是基础,描写充分是关键,解释充分是最高要求。第二部分谈“尊重事实、讲究文品”的学风。尊重事实,首先要有务实精神,还必须注意思想方法,注意多角验证。讲究文品,要实事求是,严于责己,宽于待人。
关于语言研究的要求与学风的思考
作者:吴继光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关于语言研究的要求与学风的思考
荧光素钠过敏休克抢救报告
作者:吴继光  来源:安庆医学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诊断  抢救  过敏休克  玻璃体混浊  视力下降  双眼视力  过敏反应  左眼  荧光素钠  患者 
描述:角膜基质炎。于1994年5月做左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患者无药物过敏史,造影前用1%荧光素钠5ml静脉缓慢推注,10分钟后无反应。于3秒内推完10%荧光素钠5ml,即出现喉头阻塞样感、呛咳、胸闷。立印给予肌注
出席第一届国际菌根大会会议报告
作者:吴继光  来源:技术服务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出席第一届国际菌根大会会议报告
半黄汤治疗骨髓炎疗效观察
作者:吴继光  来源:全国基层中医临床应用学术会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炎症。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各显成效,笔者以半黄汤治疗30例,疗效几达90%。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Septal Development in Ascobolaceae and Ciliarieae (Humariaceae)
作者:吴继光 金柏詹姆斯  来源:TAIWANIA:植物科学期刊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盘菌目  隔板形成过程  演化 
描述: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Septal Development in Ascobolaceae and Ciliarieae (Humariaceae)
盘菌目Humariaceae科Ciliarieae亚科与Ascobolaceae科,其子囊底部及子囊再生菌丝隔板构造之比较研究
作者:吴继光 金柏詹姆斯  来源:TAIWANIA(植物科学期刊)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盘菌目  隔板形成过程  演化 
描述:在Ascobolaceae科及Humariaceae科Ciliarieae亚科的子囊底部的隔板构造与Humariaceae科Otideae亚科的拱形隔板构造十分类似。但其形成过程并不相同,可分为ascoboloid,scutellinioid,和otideoid三型。子囊菌类在成熟的子囊底部具有相同的隔板构造,但在初期的分化形成过程却显示出差异性,此种现象显示这些子囊菌类可能由单一族群演化而来。有关子囊底部及再生菌丝隔板形成的过程可能有助於盘菌目演化学上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