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人物名家 (4)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1)
按来源分组
中国纪检监察报(1)
中国纪检监察(1)
领导月读(1)
炎黄纵横(1)
相关搜索词
相关关键词(TOPN)
朱元璋治腐的政治经济学
作者:柴杰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兵部侍郎  万石  明洪武  布政  经查  刑部尚书  户部侍郎  十二个  郭桓案  礼部尚书 
描述:"郭桓案"发生在明洪武十八年,户部侍郎郭桓等共同舞弊,侵吞地方上缴国库的秋粮,偷盗库存金银和钱钞。经查,此案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等。根据朱元璋钦定的《大诰》所说,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总计精粮2400万石,而当时国库一年收入是2940万石,数额触目惊心。朱元璋大怒,下令处死所有涉
朱元璋重典治腐背后的政治经济学
作者:柴杰  来源:领导月读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期刊
描述:朱元璋重典治腐背后的政治经济学
朱元璋的监察制度改造及其成败得失
作者:柴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初  邓愈  台察  政局稳定  监察御史  懿文太子  监察制度  给事中  机构重叠  御史中丞 
描述:问题推动改革。元末监察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致使吏治松弛,官吏队伍贪腐严重。明初,朱元璋即位后,借鉴元代教训,对原有监察制度进行了一番改造。无论是都察院监察御史,还是六科给事中,抑或是巡视巡按,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由于历史局限性,这些监察制度也产生了机构重叠、监督职能异化等弊端。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明代的监察制度建设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
朱元璋重典治腐背后的政治经济学
作者:柴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年份:201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朱元璋重典治腐背后的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