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9)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9)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2(4)
2011(3)
2008(1)
按来源分组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3)
中国林副特产(2)
热带作物学报(1)
激光生物学报(1)
食品工业科技(1)
中国糖料(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叶菊增殖和生根的影响
作者:张子学 杨久峰 檀赞芳  来源:中国林副特产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甜叶菊  组织培养  增殖  生根 
描述:以甜叶菊为材料,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叶菊继代苗的增殖及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BA 0.4mg/L+NAA 0.1mg/L,最高增殖倍数达14.4倍;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25mg/L,生根率达85.7%
甜叶菊“皖甜1号”高产栽培优化研究
作者:张子学 王其斌 尹玉柱 林平  来源:中国林副特产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优化模式  高产栽培 
描述:为提高甜叶菊的栽培技术水平、揭示密度、氮、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建立各因素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筛选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结果表明:最佳农艺方案:种植密度153.480~173.700千株/hm2,配施纯氮285.225~331.225kg/hm2和K20299.775~327.000kg/hm2产量可达4860.00kg/hm2以上。
甜叶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作者:周玉丽 崔广荣 张子学 胡能兵 何克勤 林平 舒英杰  来源:中国糖料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组织培养  研究进展 
描述:从无菌繁殖体系、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选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芽分化和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组培苗的移栽等方面综述了甜叶菊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甜叶菊组织培养的研究方向。
甜叶菊SRAP分子技术优化及亲缘关系分析
作者:胡能兵 何克勤 张子学 林平 隋益虎 周玉丽 崔广荣  来源: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甜叶菊  亲缘关系  优化 
描述: 0.8μL,10μmol/L的前后引物各0.75μL,20ng的模板DNA 1μL,5U Taq聚合酶;品种内遗传
甜叶菊的组织培养
作者:崔广荣 何克勤 胡能兵 林平 张子学 王其斌 简善亮  来源: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甜叶菊  组织培养 
描述:以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消毒剂70%酒精和0.1%升汞的不同时间处理组合的灭菌效果和对试管苗再生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试管苗增殖、生根及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7,0%酒精处理15~30s+0.1%升汞处理4m较为适合茎段外植体灭菌,污染率低、苗再生率高;6-BA与NAA组合的试管苗增殖系数比KT、Ad与NAA组合要高,培养基中添加1.0mg/L 6-BA+0.1~0.2mg/L NAA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适合试管苗增殖,增殖系数可达7.4;培养基中添加0.
甜叶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优化及亲缘关系研究
作者:胡能兵 何克勤 张子学 林平 隋益虎 崔广荣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亲缘关系  优化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描述:15mmol/LMgCl2)溶液3μL,2.5mmol/L的dNTPS1.2μL,10μmol/L的引物1μL,20ng的模板DNA1μL,1UTaq聚合酶;热循环程序为:94℃预变性4min,94
微量元素及天然有机质对甜叶菊试管苗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作者:崔广荣 何克勤 胡能兵 林平 张子学 王波  来源: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微量元素  组织培养  MS培养基  有机质 
描述:以甜叶菊试管苗为外植体,研究了MS培养基中微量元素对甜叶菊试管苗增殖、生根、生长及移栽等影响;同时也探讨了培养基中添加马铃薯汁、椰子汁、香蕉泥和水解乳蛋白等对试管苗增殖、生根、生长及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对试管苗生长、增殖、生根产生重要作用,其中硼、锌、铜、铁的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锌元素是培养基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不仅影响试管苗的生长,而且对试管苗的移栽也产生较大影响,增加MS培养基中的锌元素的浓度,可促进试管苗的增殖、改善试管苗的质量;培养基中添加马铃薯汁、椰子汁、香蕉泥对试管苗的增殖具有一定的
甜叶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作者:胡能兵 何克勤 张子学 林平 隋益虎 崔广荣  来源:激光生物学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甜叶菊  RAPD  优化 
描述:/L的dNTPS 1.2μL,10μmol/L的引物1μL,20 ng的模板DNA 1μL,1 U Taq聚合酶;热循环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30 s,35℃退火30 s,72℃C延伸1 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 min。
甜叶菊多倍体离体诱导技术体系的建立
作者:王波 崔广荣 何克勤 胡能兵 林平 张子学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离体培养  甜叶菊  多倍体  秋水仙素 
描述:以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在试管苗茎段再生植株过程中进行不同时间处理,探讨适合于甜叶菊离体多倍体诱导的最佳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浓度,初步建立甜叶菊离体诱导多倍体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对甜叶菊植株形成影响较大,秋水仙素处理的最佳剂量为0.1%处理3 d,再生植株总数高且多倍体比率达42.3%;同时,再生苗生根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多倍体苗叶片厚实、颜色较深、植株矮化,气孔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较少;多倍体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数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