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9)
按栏目分组
山水风物 (9)
按年份分组
2013(2)
2011(2)
2007(3)
2005(1)
2003(1)
按来源分组
现代农业科技(3)
安徽农学通报(2)
农技服务(2)
农业灾害研究(1)
园艺与种苗(1)
豆卷叶野螟的鉴别与防治
作者:刘成江  来源:园艺与种苗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害特征  豆卷叶野螟  形态特征  防治方法 
描述:豆卷叶野螟(Sylepta ruralis Scopoli)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主要为害大豆、绿豆、菜豆、荨麻等。该文介绍了豆卷叶野螟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豆野螟和豆蚀叶野螟进行比较。然后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最后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防治方法,并介绍了几种主要化学药剂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药效以及注意事项。
小麦害虫禾谷缢管蚜的鉴别与防治
作者:刘成江  来源:农业灾害研究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为害特征  形态特征  防治方法  禾谷缢管蚜 
描述: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属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主要为害麦类作物,同时也取食稻、高粱、粟等禾本科作物和禾本科、莎草科杂草。该文介绍了禾谷缢管蚜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进行比较。然后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最后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防治方法,并介绍了几种主要化学药剂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药效以及注意事项。
冬小麦不同地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刘成江  来源:农技服务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栽培技术  高产技术  氮肥后移 
描述:对不同地区冬小麦栽培技术及氮肥后移高产技术进行了阐述。即氮肥后移高产技术是一套使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应好的栽培技术,值得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推广。
明光市2006年杂交水稻品比试验报告
作者:朱海霞 刘成江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06年  品比  杂交水稻  安徽明光 
描述:2006年对近年引进的10个杂交水稻新组合的主要性状、产量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88S/0293、Y优1号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Ⅱ优802、Ⅱ优3229、皖农6号抗性较好,生长整齐,成穗率高,建议继续试验。
农业措施在水稻害虫防治中的作用
作者:刘成江 刘廷府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稻害虫  农业措施  防治作用 
描述:实践证明,防治水稻害虫,农业措施比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更具有独特而优异的效果。农业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合理密值、深翻改土、选用良种、适时灌溉排水、改变耕作制度、杂草防除等。
防治水稻害虫的农业措施
作者:刘成江 刘廷府  来源:农技服务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稻害虫  农业措施  防治 
描述:介绍了几种防治水稻害虫的农业措施。
明光市无籽西瓜产业化发展展望
作者:钟义应 黄立鹏 刘成江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光  无籽西瓜  产业化发展展望 
描述:分析了无籽西瓜的优点;提出明光市发挥区位及自然资源优势促进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绿豆密度和播期试验研究
作者:胡业功 刘成江 刘庭府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绿豆  密度  播量  安徽明光 
描述:进行绿豆的最佳播种密度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密度以12万株/hm2的表现最好,经济性状、产量均好于24万株/hm2,说明皖绿一号在中肥水下种植密度以12万株/hm2的效果较好,7月7日播种的经济性状、产量最好,7月28日播种产量最低。说明产量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下降,在适宜生长期内播种越早,产量越高。
3.5%锐丹乳油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示范试验
作者:刘万军 刘成江 刘庭府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下害虫  锐丹  试验报告  花生 
描述:采用3.5%锐丹EC进行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的试验,结果显示,用量1350~1800ml/hm2防治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