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简介   自来桥镇

自来桥镇

日期:2018.05.07 点击数:3
1
1
查看原图
自来桥镇地处两省四县交界处,西连老嘉山,南邻白鹭岛,跃龙湖穿镇而过。地理条件优越,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素有“小南京”之称。镇内四周环山,中部平坦开阔,土地肥沃。全镇辖11个村,总人口为3.12万人,镇域面积192.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5万亩,宜林面积近10万亩。本镇属低山丘陵地区,典型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区,镇内四周环山,属小盆地地形,中部平坦开阔,土地肥沃。全镇从1958年后陆续修建小(一)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11座,塘坝350面,总蓄水量为600万方。气候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5.6℃,年平均降水量940毫米,无霜期为219天。 集镇经数百年建设,到上个世纪初自来桥集镇已十分繁华,南北一条街(老街)宽八米,长千余米,南北两头建有城门、牌坊,街面全由条石铺成,由于长年行使独轮车,石沟清晰可见,街道两面青砖小瓦,建筑别致优雅,店铺林立,设有粮行、盐行、烟行、造纸业、织布业、商业、饮食业、油坊、酒坊、澡堂、客栈等经济十分兴旺,古有“小南京”之称。解放前后,数十年自来桥均为镇、区、县政府所在地。1940年春共产党领导的嘉山县首届抗日民主政府就设在自来桥街道北头,汪道涵先生担任首任县长。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谭震林、方毅、徐海东、罗炳辉等都曾在自来桥战斗或工作过。由于自来桥是县政府所在地和路东路西秘密交通线的特殊地位,从1938年2月至1941年元月日寇曾经三次轰炸,五次侵扰过自来桥,烧毁房屋近千间,老街古建筑基本被毁。 自来桥镇在2012年被确定为滁州市“美好乡村”建设试点镇之一,该镇紧紧抓住这一政策机遇,结合本镇实际,抢抓机遇,立足于挖掘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古街道等历史人文古迹资源,以“徽派”建设为主流,着力打造“观风景、听风声、数风流、品风味、揽风情”的特色大镇。按照“美好乡村”建设规划,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原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修缮工作已完成,新建的汪道涵纪念馆已全面开放;成功举办了“中国•明光自来桥首届红薯节”,“红薯之乡”的声誉进一步扩大;按照徽派建筑风格完成集镇临街房屋的穿衣戴帽工作:建马头墙270榀,墙、房面粉刷5万多平方米。由于集镇古老,位置适中,每逢农历一、四、七日的逢集日,上集人数多达万人左右,日成交额可达40万元。万伏高压电贯通镇内所有村组,农电低改已全部完成。

【类型】图片

【相册名称】 自来桥镇

【摘要】自来桥镇地处两省四县交界处,西连老嘉山,南邻白鹭岛,跃龙湖穿镇而过。地理条件优越,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素有“小南京”之称。镇内四周环山,中部平坦开阔,土地肥沃。全镇辖11个村,总人口为3.12万人,镇域面积192.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5万亩,宜林面积近10万亩。本镇属低山丘陵地区,典型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区,镇内四周环山,属小盆地地形,中部平坦开阔,土地肥沃。全镇从1958年后陆续修建小(一)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11座,塘坝350面,总蓄水量为600万方。气候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5.6℃,年平均降水量940毫米,无霜期为219天。 集镇经数百年建设,到上个世纪初自来桥集镇已十分繁华,南北一条街(老街)宽八米,长千余米,南北两头建有城门、牌坊,街面全由条石铺成,由于长年行使独轮车,石沟清晰可见,街道两面青砖小瓦,建筑别致优雅,店铺林立,设有粮行、盐行、烟行、造纸业、织布业、商业、饮食业、油坊、酒坊、澡堂、客栈等经济十分兴旺,古有“小南京”之称。解放前后,数十年自来桥均为镇、区、县政府所在地。1940年春共产党领导的嘉山县首届抗日民主政府就设在自来桥街道北头,汪道涵先生担任首任县长。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谭震林、方毅、徐海东、罗炳辉等都曾在自来桥战斗或工作过。由于自来桥是县政府所在地和路东路西秘密交通线的特殊地位,从1938年2月至1941年元月日寇曾经三次轰炸,五次侵扰过自来桥,烧毁房屋近千间,老街古建筑基本被毁。 自来桥镇在2012年被确定为滁州市“美好乡村”建设试点镇之一,该镇紧紧抓住这一政策机遇,结合本镇实际,抢抓机遇,立足于挖掘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古街道等历史人文古迹资源,以“徽派”建设为主流,着力打造“观风景、听风声、数风流、品风味、揽风情”的特色大镇。按照“美好乡村”建设规划,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原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修缮工作已完成,新建的汪道涵纪念馆已全面开放;成功举办了“中国•明光自来桥首届红薯节”,“红薯之乡”的声誉进一步扩大;按照徽派建筑风格完成集镇临街房屋的穿衣戴帽工作:建马头墙270榀,墙、房面粉刷5万多平方米。由于集镇古老,位置适中,每逢农历一、四、七日的逢集日,上集人数多达万人左右,日成交额可达40万元。万伏高压电贯通镇内所有村组,农电低改已全部完成。

3 0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