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四种体液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 臧国庆,李茂盛,王珊萍,刘宗旨,宋卫琴 日期:1997.01.01 点击数:15

【作者】 臧国庆 李茂盛 王珊萍 刘宗旨 宋卫琴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人民医院

【期刊名】蚌埠医学院学报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 流行性出血热 肾素活性 急性肾衰 心房利钠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和心房利钠因子(ANF)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3例97份标本及对照组26例4种体液因子均采用放免法测定。结果:4种体液因子在EHF各病期中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升高,但以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升高最为显著(P<0.05),其中,ANF少尿期高于低血压休克期(P<0.05),而EDLS则相反。相关分析显示PRA、EDLS、ANF和ATⅡ与BUN、Cr呈正相关(P<0.01)。结论:PRA、ATⅡ、EDL

【年份】1997

【期号】第5期

【页码】305-307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