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FP监测方法实施麻风病可疑线索监测效果评价

作者: 孟庆联,缪鹤年,李新杰,顾群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0

【作者】 孟庆联 缪鹤年 李新杰 顾群

【作者单位】安徽省皮肤病防治所;无为县皮肤病防治所;明光市四山村麻风病院;淮南市马山医院

【期刊名】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关键词】 麻风病 AFP监测 病例发现

【摘要】目的比较安徽省实施可疑线索报告筛查前后早期发现麻风病人的效果,为控制麻风病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的方法,对麻风病可疑线索进行监测。结果实施可疑线索报告筛查后2年,麻风病平均发现率为0.05/10万,较实施前2年的0.0375/10万明显增长(2χ=17.85,P<0.01),平均延迟期较前2年缩短了2.3个月,各早发现指标均有明显改进。结论在麻风低流行地区实施可疑线索报告筛查工作可有效提高麻风病病例发现效果。

【年份】2010

【期号】第2期

【页码】102-103

【期刊卷】第16卷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